自識昆明灰
出自南北朝庾信《奉和闡弘二教應詔詩》:
五明教已設。
三元法復開。
魚山將鶴嶺。
清梵兩邊來。
香煙聚為塔。
花雨積成臺。
空心論佛性。
貞氣辨仙才。
露盤高掌滴。
風烏平翅回。
無勞問待詔。
自識昆明灰。
注釋參考
自識
自己知道、認識。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縉書》之二:“能參以 孔子 、 子思 、 孟子 之所言,七十二子之所問,而反質之於六經,則自識之矣?!?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試案爾時人性,莫不絶異其前,入于自識,趣于我執(zhí),剛愎主己,于庸俗無所顧忌?!?/p>
自己記得。 戰(zhàn)國 楚 宋玉 《神女賦》:“見一婦人,狀甚奇異,寐而夢之,寤不自識,罔兮不樂,悵然失志?!?/p>
昆明灰
劫火的馀灰。后以指戰(zhàn)亂。 北周 庾信 《奉和闡弘二教應詔》:“無勞問待詔,自識 昆明 灰?!?倪璠 注引《三輔黃圖》:“ 武帝 初,穿 昆明池 ,得黑土。帝問 東方朔 , 朔 曰:‘ 西域 胡人知之?!藛柡?,胡人曰:‘燒劫之餘灰也。’”亦作“ 昆明劫灰 ”。 元 王士熙 《驪山宮圖》詩:“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 昆明 有劫灰?!?清 錢謙益 《和高中丞平仲乘城記事》之五:“請看 襄 雒 新烽火,還道 昆明 舊劫灰?!?/p>
庾信名句,奉和闡弘二教應詔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訊飛寫作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