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爭浮大白,皂羅半插斜紅。
出自宋朝蘇軾《西江月坐客見和復(fù)次韻》
小院朱闌幾曲,重城畫鼓三通。更看微月轉(zhuǎn)光風(fēng)。歸去香云入夢。翠袖爭浮大白,皂羅半插斜紅。燈花零落酒花秾。妙語一時飛動。
注釋參考
翠袖
(1).青綠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裝束。 唐 杜甫 《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宋 蘇軾 《王晉叔所藏畫跋尾·芍藥》詩:“倚竹佳人翠袖長,天寒猶著薄羅裳?!?清 龔自珍 《菩薩鬘》詞:“無言垂翠袖,粉蝶窺人瘦?!?/p>
(2).指女子。 宋 辛棄疾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明 何景明 《明妃引》:“琵琶馬上再三彈,翠袖朝啼關(guān)塞寒?!?/p>
大白
大白 (dàbái) 徹底顯露、完全清楚 become known;come out 真相大白 用來粉刷墻壁的白色堊土 chalk皂羅
亦作“皁羅”。一種色黑質(zhì)薄的絲織品。亦指以皂羅制的頭巾。 宋 彭乘 《續(xù)墨客揮犀·視五色損目》:“ 李氏 有 江 南日,中書皆用皂羅糊屏風(fēng),所以養(yǎng)目也?!?宋 蘇軾 《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詩:“ 緑珠 吹笛何時見,欲把斜紅插皁羅。”《金史·輿服志下》:“巾之制,以皁羅若紗為之,上結(jié)方頂,折垂於后?!?/p>
斜紅
指人頭上所戴的紅花。 南朝 梁簡文帝 《艷歌篇十八韻》:“分妝間淺靨,繞臉傅斜紅?!?宋 蘇軾 《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詩:“ 緑珠 吹笛何時見,欲把斜紅插皂羅?!?清 納蘭性德 《菩薩蠻·早春》詞:“ 蠻 魂羞顧影,玉照斜紅冷。”參閱《宋史·輿服志五》。
蘇軾名句,西江月坐客見和復(fù)次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