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嚴維《贈別至弘上人》
最稱弘偃少,早歲草茅居。年老從僧律,生知解佛書。
沛艾如龍馬,來從上苑中。棣華恩見賜,伯舅禮仍崇。
衲衣求壞帛,野飯拾春蔬。章句無求斷,時中學(xué)有馀。
注釋參考
棣華
《詩·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焙笠蛞浴伴θA”喻兄弟?!稌x書·張載傳贊》:“ 載 協(xié) 飛芳,棣華增映。”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恨棣華之半缺,悲瑤草之先化?!?/p>
見賜
受人饋贈的謙辭?!剁R花緣》第六十回:“莫非此處另有甘泉,何不見賜一盞?”
伯舅
(1). 周 王朝對異姓諸侯的稱呼?!蹲髠鳌べ夜拍辍罚骸巴跏?宰孔 賜 齊侯 胙,曰:‘天子有事于 文 、 武 、使 孔 賜伯舅胙。’” 楊伯峻 注:“天子謂同姓諸侯曰伯父或叔父,謂異姓諸侯為伯舅……《覲禮》所謂‘同姓大國則曰伯父,同姓小邦則曰叔父’,未必然也。”《左傳·襄公十四年》:“昔伯舅 大公 右我先王,股肱 周 室,師保萬民。” 漢 賈誼 《陳政事疏》:“今自王、侯、三公之貴,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禮之也,古天子之所謂伯父伯舅也。”
(2).母親的哥哥。 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憶昔 鳳翔城 ,齠年是事榮。理家煩伯舅,相宅盡吾兄?!?唐 李貽孫 《<歐陽行周文集>序》:“君於 貽孫 言舊故之分,於外氏為一家,故其屬文之內(nèi)名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陽孝子傳》、有《韓城縣尉廳壁記》,有《與鄭居方書》,皆可徵於集?!眳㈤?清 梁章鉅 《稱謂錄·母之兄》。
嚴維名句,贈別至弘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