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乘應(yīng)舍筏,直溯無生源
出自宋代蘇軾《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
我在東坡下,躬耕三畝園。
君為尚書郎,坐擁百吏繁。
鳴蛙與鼓吹,等是俗物喧。
永謝十年舊,老死三家村。
惟君綈袍信,到我雀羅門。
緬懷故人意,欲使薄夫敦。
新年對宣室,白首代堯言。
相逢問前輩,所見多后昆。
道館雖云樂,冷卿當(dāng)復(fù)溫。
還持刺史節(jié),卻駕朱輪軒。
黃發(fā)方用事,白發(fā)宜少存。
嗣圣真生知,拯民如救燔。
初囚羽淵魄,盡返湘江魂。
坐憂東郡決,老守思王尊。
北流桑柘沒,故道塵埃翻。
知君一寸心,可敵千步垣。
流亡自棲止,老幼忘崩奔。
得閑閉閣坐,勿使道眼渾。
聊乘應(yīng)舍筏,直溯無生源。
歸來成二老,夜榻當(dāng)重論。
注釋參考
舍筏
舍棄渡人的船筏。謂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無用,不可再執(zhí)著。語本《金剛經(jīng)·正信希有分》:“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捨,何況非法?!?唐 錢起 《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不作解纓客,寧知捨筏喻。身世已悟空,歸途復(fù)何去?!焙蠖嘁杂鲗W(xué)習(xí)古人詩文要擺脫方法上的束縛,方能有所創(chuàng)造。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佛有筏喻,言捨筏則達岸矣,達岸則捨筏矣?!?明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八:“捨筏登岸,禪家以為悟境,詩家以為化境,詩禪一致,等無差別。 大復(fù) 與 空同 書引此,正自言其所得耳?!?郭紹虞 《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五七:“作詩以道性情, 李夢陽 早已講過;學(xué)古重在舍筏, 何景明 便是如此?!?/p>
無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詩·小雅·苕之華》:“知我如此,不如無生?!?鄭玄 箋:“我,我王也。知王之為政如此,則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無生”。
(2).佛教語。謂沒有生滅,不生不滅。 晉 王該 《日燭》:“咸淡泊於無生,俱脫骸而不死。”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空居法云外,觀世得無生?!?明 何景明 《近寺》詩:“亦知身是妄,從此學(xué)無生?!?康有為 《七月偕鐵君及家人從者居丹將敦島燈塔》詩:“碧海蒼天無盡也,教人怎不了無生?”
蘇軾名句,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在我們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