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栻《送楊廷芳三首》:
昔人忘言處,可到不可會。
還須心眼親,未許一理蓋。
辭章抑為余,子已得其最。
當(dāng)知鄒魯傳,有在文字外。
注釋參考
心眼
(1).心與眼。 南朝 梁 王僧孺 《夜愁示諸賓》詩:“誰知心眼亂,看朱忽成碧?!?宋 蘇轍 《表弟程之邵奉議知泗州》詩:“吾弟有儁才,見事心眼明?!?陳登科 《赤龍與丹鳳》十九:“你人小不會有人注意,路上見人嘴要巧,心眼靈活些?!?/p>
(2).謂有意做作以求人知。語本《莊子·列御寇》:“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郭象 注:“有心於為德,非真德也。夫真德者,忽然自得而不知所以德也。率心為德猶之可耳,役心於眉睫之間則偽已甚矣?!?唐 李德裕 《慎獨(dú)論》:“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況為惡者乎?”
(3).指心計?!秲号⑿蹅鳌返谑兀骸凹爸撂幭聛?,見他一味誠實,不辭勞,不自大,沒一些心眼兒,沒一分脾氣……因此大家不但不笑他,轉(zhuǎn)都愛他敬他。”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三:“‘ 祥子 送的,看他多么有心眼!’ 虎妞 堵著爸爸的耳根子吹噓。” 峻青 《海嘯》第四章七:“咳!這些混蛋,真可惡,竟然使出這種黑心眼來了?!?/p>
(4).胸懷;度量。 唐 施肩吾 《登峴亭懷孟生》詩:“ 峴山 自高水自緑,后輩詞人心眼俗?!?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 小順兒 的媽決定沉住了氣,不去嫉妒老二作官。她的心眼兒向來是很大方的?!?/p>
(5).見識;觀察力。 唐 李群玉 《贈方處士兼以寫別》詩:“所知心眼大,別自開戶牖。” 宋 鄧椿 《畫繼》卷九:“ 元章 心眼高妙,而立論有過中處?!?/p>
(6).心意;心思。 宋 張先 《武陵春》詞:“菱蔓雖多不上船,心眼在郎邊?!?元 劉天迪 《齊天樂》詞:“甚新雨情懷,故園心眼,明日西江,斜陽帆影轉(zhuǎn)?!?劉白羽 《新社會的光芒》:“反正兩個心眼:窮人盼八路來,富人盼八路別來?!?/p>
(7).心底,內(nèi)心?!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肮媚镆宦牐@話又正鉆到心眼里來了。” 陳殘云 《山谷風(fēng)煙》第四十章:“老人家打心眼里喜歡這粗壯的后生?!?/p>
(8).心地,存心。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一:“ 老孫頭 ,你光打轅馬,不是心眼太偏了嗎?” 梁斌 《播火記》四:“模樣尚在其次,要緊的是心眼好,脾氣正直,將來能頂門過日子?!?/p>
(9).佛教語。謂心如眼,能洞察領(lǐng)悟諸法?!队^無量壽經(jīng)》:“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p>
一理
(1).同一準(zhǔn)則。《呂氏春秋·審分》:“夫治身與治國,一理之術(shù)也。” 高誘 注:“身治則國治,故曰一理之術(shù)也?!薄段倪x·陸機(jī)<五等諸侯論>》:“然則八代之制,幾可以一理貫。” 劉良 注:“一理謂合典則也?!薄抖踢z書》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則,一物須有一理?!?明 胡居仁 《居業(yè)錄·心性》:“天地人物,分雖不同,同此一理?!?/p>
(2).一個道理。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辨命論》:“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驗。” 宋 真德秀 《問格物致知》:“萬物各具一理,萬理同出一原?!薄缎瓦z事》前集:“看破治亂兩途,不出陰陽一理?!?/p>
(3).同一地理區(qū)域。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nèi)傳》:“且 吳 與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 吳 侵伐,大過五也?!?/p>
(4).溫習(xí)一次。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p>
張栻名句,送楊廷芳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