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修睦《三生石》
圣跡誰會得,每到亦徘徊。一尚不可得,三從何處來。
清宵寒露滴,白晝野云隈。應(yīng)是表靈異,凡情安可猜。
注釋參考
清宵
清靜的夜晚。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鐘山講解》詩:“清宵出 望園 ,詰晨屆 鐘嶺 。” 宋 柳永 《輪臺子》詞:“一枕清宵好夢,可惜被鄰鷄喚覺。” 清 洪昇 《長生殿·制譜》:“幽夢清宵度月華,聽《霓裳羽衣》歌罷?!?王統(tǒng)照 《號聲·司令》:“然而這幾十個壯年團丁仿佛受了什么暗示,在初熱的清宵也有些意外的感觸,無復(fù)平日的笑談高興了?!?/p>
露滴
露水珠。 唐 趙彥昭 《秋朝木芙蓉》詩:“平明露滴垂紅臉,似有朝愁暮落時?!?宋 盧氏 《鳳棲梧·題泥溪驛》詞:“鈿帶雙垂金縷細,玉佩玎璫,露滴寒如水。” 郁達夫 《沉淪》四:“稻上的露滴,還同明珠似的掛在那里?!?/p>
白晝
白晝 (báizhòu) 白天 day;daytime 白晝 (báizhòu) 在白天;在光天化日之下 at daytime;in broad daylight 白晝見鬼修睦名句,三生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