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魏了翁《梁運判生日》:
有歌不必歌吳趨,有舞不用陳巴渝。
試聽天下紫云曲,著意自與人間殊。
益州刺史梁大夫,高冠長佩鳴清都。
秋原方集迎車雉,春風欲送升平烏。
卻思忠南海棠處,少日曾此扶親輿。
問天乞英蕩,葉氣為先驅(qū)。
有酒皆郎清,有書皆父腴。
人逢善旦稱吉祝,六引三調(diào)何虛邪。
勿言商聲苦太勁,為國綱紀正要渠。
厥今事勢將何如,鄰家盜起翁無襦。
乘風縱繚未渠已,我薪未徙屋未涂。
天之生賢端有意,平治況是公規(guī)摹。
盡將吉德為壽本,扶桑自昔無榮枯。
注釋參考
問天
謂心有委屈而訴問于天。 漢 王逸 《<楚辭·天問>序》:“《天問》者, 屈原 之所作也。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一:“未嘗肯問天,何事須擊壤。”
英蕩
亦作“ 英簜 ”。古代竹制的符節(jié),持之以作憑證,猶 漢 代的竹使符。后亦泛指外任官員的印信和證件?!吨芏Y·地官·掌節(jié)》:“凡邦國之使節(jié),山國用虎節(jié),土國用人節(jié),澤國用龍節(jié),皆金也。以英蕩輔之?!?鄭玄 注:“ 杜子春 云:‘蕩,當為帑,謂以函器盛此節(jié)。’或曰:‘英蕩,畫函。’” 孫詒讓 正義:“ 丁晏 云:‘……《續(xù)漢·百官志》 劉 注引 干 注云:“英,刻書也;蕩,竹箭也。刻而書其所使之事,以助三節(jié)之信。則 漢 之竹使符者,亦取則於故事也。”’ 惠士奇 云:‘ 干 説是。英蕩者,傳也。凡達節(jié)皆有傳,傳所以輔節(jié)。節(jié)以金,傳以竹。’……此以英蕩輔節(jié),下又云以傳輔節(jié),英蕩似與傳相近。若如 子春 説為函器,函、節(jié)相將,非所以言輔。 干 義長於 杜 ?!?清 黃遵憲 《大獄》詩之四:“詎我持英簜,容人擊副車?!?清 黃遵憲 《流求歌》:“英簜雙持龍虎節(jié),繡衣直指 鳳麟洲 。”
葉氣
和合之氣。《新唐書·循吏傳序》:“故葉氣嘉生,薰為太平,垂祀三百,與 漢 相埒?!?/p>
先驅(qū)
先驅(qū) (xiānqū) 最初發(fā)現(xiàn)或幫助發(fā)展某種新事物的人,為別人作出可仿效的榜樣或為別人鋪平可接踵而行的道路者 pioneer 我們青年中的先驅(qū)魏了翁名句,梁運判生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