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智圓《偶成》:
世態(tài)如輪轉(zhuǎn),勞生豈定期。
否終還受仄,樂極又生悲。
商代尊伊尹,秦庭戮李斯。
未能知紀(jì)化,安得證無為。
注釋參考
伊尹
商湯 大臣,名 伊 ,一名 摯 ,尹是官名。相傳生于 伊水 ,故名。是 湯 妻陪嫁的奴隸,后助 湯 伐 夏桀 ,被尊為阿衡。 湯 去世后歷佐 卜丙 (即 外丙 )、 仲壬 二王。后 太甲 即位,因荒淫失度,被 伊尹 放逐到 桐宮 ,三年后迎之復(fù)位。《尚書·伊訓(xùn)》:“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伊尹 祠于先王。”《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卒無怨色?!?杜預(yù) 注:“ 大甲 , 湯 孫也,荒淫失度。 伊尹 放之 桐宮 三年,改悔而復(fù)之,而無恨心。”《呂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嬰兒于空桑之中,獻(xiàn)之其君。其君令烰人養(yǎng)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 伊水 之上……故命之曰 伊尹 。’” 高誘 注:“以其生於 伊水 ,故名之 伊尹 ,非有訛也。” 唐 韓愈 《送孟東野序》:“ 夏 之時,五子以其歌鳴, 伊尹 鳴 殷 , 周公 鳴 周 ?!?梁啟超 《新民說》第十二節(jié):“欲求國之自尊,必先自國民人人自尊始。 伊尹 曰:‘余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余覺之而誰也?!币徽f, 伊尹 借故放逐 太甲 ,自立七年,后 太甲 還,被殺。參閱《竹書紀(jì)年》卷上、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二章第一節(jié)。
秦庭
秦 朝。亦借指 秦 地 長安 。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畏 南山 之雨,忽踐 秦 庭;讓 東海 之濱,遂餐 周 粟?!薄稌x書·符堅(jiān)載記上》:“我本出將歸 江 南,遭時不遇,隕命 秦 庭。”
李斯
李斯(?-前208) : 秦代政治家。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跟隨荀子求學(xué)。后為秦王嬴政的謀士,曾建議對六國采取各個擊破的政策。秦統(tǒng)一六國后擔(dān)任丞相,主張加強(qiáng)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的統(tǒng)治,并以“小篆”作為全國規(guī)范的文字;建議秦始皇焚《詩》、《書》,禁私學(xué)。始皇死后,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zi{1-1}殺,立少子胡亥為帝。后被趙高謀殺。釋智圓名句,偶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