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過秀州城東》:
海邑疏囚昔此過,鳴榔未了又漁歌。
重來野色秋如許,似覺人家舊更多。
晴日茅檐橫曬布,水田竹架倒扦禾。
吳儂茍且度饑歲,焉得官廉吏不苛。
注釋參考
鳴榔
鳴榔 (míng láng)漁人以椎擊船後近柁的橫木,使魚驚伏以便捕捉。
唐.李白.送殷淑詩:「俄然浦嶼闊,岸去酒船遙。惜別耐取醉,鳴榔且長謠。」 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又不是採蓮女撥棹聲,又不是捕魚叟鳴榔動。」未了
未了 (wèiliǎo) 沒有了卻、結(jié)束 unfinished 未了的心事 漫漫,沒有終點 outstanding 未了的欠債漁歌
[fisherman's song] 打魚人唱的歌
漁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詳細解釋亦作“ 漁謌 ”。漁人唱的民歌小調(diào)。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序》:“榜謳齊引,漁歌互起。” 明 徐禎卿 《送耿晦之守湖州》詩:“郵渚頻撾津吏鼓,漁歌唱近使君船?!?清 秦蕙田 《燕子磯》詩:“帆影懸殘照,漁謌入暮煙?!?/p>
方回名句,過秀州城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