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韋應(yīng)物《贈李儋》:
絲桐本異質(zhì),音響合自然。
吾觀造化意,二物相因緣。
誤觸龍鳳嘯,靜聞寒夜泉。
心神自安宅,煩慮頓可捐。
何因知久要,絲白漆亦堅。
注釋參考
心神
心神 (xīnshén) 心情;精神狀態(tài) state of mind 心神不定安宅
(1).猶安居、安所。《詩·小雅·鴻雁》:“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鄭玄 箋:“此勸萬民之辭,女(汝)今雖病勞,終有安居。”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安宅京室,執(zhí)鞭珥筆,出從華蓋,入侍輦轂,承答圣問,拾遺左右,乃臣丹誠之至愿?!?唐 杜甫 《送李校書二十六韻》:“ 乾元 元年春,萬姓始安宅。”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詩之十五:“壯歲客四方,蹙蹙少安宅?!?/p>
(2).安于室。婦女安心于夫家。 晉 左思 《詠史》之七:“ 買臣 困樵採,伉儷不安宅?!?/p>
煩慮
煩惱憂慮。 唐 皎然 《賦得夜雨滴空階送陸羽歸龍山》:“氣令煩慮散,時與早秋同?!?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丁前溪》:“是無煩慮,已代經(jīng)紀(jì)矣?!?孫中山 《建國方略·實業(yè)計劃》:“ 中國 人為凝滯民族,自古以來,安居于家,僅煩慮近事者?!?/p>
韋應(yīng)物名句,贈李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