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私者不義,揚言者寡信。
出自兩漢 戴圣《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摘自《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解釋:更多地考慮自己私利的人沒有道義可講;說大話的人很少能實踐諾言。
原文摘要:
利,而依隱於物,曰貪鄙者也。質(zhì)不斷,辭不至;少其所不足,謀而不已,曰偽詐者也。言行亟變,從容謬易,好惡無常,行身不類。曰無誠志者也。小知而不大決,小能而不大成,顧小物而不知大論,亟變而多私,曰華誕者也。規(guī)諫而不類,道行而不平。曰巧名者也。故事阻者不夷,畸鬼者不仁,面譽者不忠,飾貌者不情,隱節(jié)者不平,多私者不義,揚言者寡信。此之謂'揆德'。"王曰:"太師!女推其往言,以揆其來行;聽其來言,以省往行;觀其陽,以考其陰;察其內(nèi),以揆其外。是隱節(jié)者可知,偽飾無情者可辨,質(zhì)誠居善者可得,忠惠守義者可見也。"王曰:"於乎敬哉!女何慎乎非心?何慎乎非人?人有六徵,六徵既成,以觀九用,九用既立
注釋參考
多私
(1).謂凡事多從私心出發(fā)。舊題 漢 黃石公 《素書》第四章:“幽莫幽於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敗莫敗於多私。”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蓋植黨者多私,爭名者相軋?!?/p>
(2).多嬖臣?!秶Z·魯語上》:“其君驕而多私,勝敵而歸,必立新家?!?韋昭 注:“君謂 厲公 也。多私,多嬖臣也?!?/p>
不義
不義 (bùyì) 不合乎道義;不正當 mean 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飾罪惡和不義的虛偽的面孔啊!——巴金《電椅》言者
指諫官。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二:“ 仁宗 以微物賜僧,尚畏言者,此所以致太平也?!?宋 岳珂 《桯史·鴻慶銘墓》:“余在故府時,有同朝士為某人作行狀,言者摘其事,以為士大夫之不忍為,即日罷去?!?清 戴名世 《贊理河務僉事陳君墓表》:“及言者紛起,司馬罷去,詔君就司寇獄;時君已病閲數(shù)月矣!”
寡信
少信用;少誠信?!独献印罚骸胺蜉p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漢 劉向 《說苑·談叢》:“營於利者多患,輕諾者寡信。” 宋 柳永 《尾犯》詞:“佳人應怪我,別后寡信輕諾。”
戴圣名句,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第七十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