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送鄒秀才游浙》:
鞍傍帶劍魚皮鞘,馬后攜童越葛衫。
度水緣山君底急,區(qū)區(qū)為答古千巖。
注釋參考
帶劍
(1).佩劍。《韓非子·入奸》:“聚帶劍之客,養(yǎng)必死之士?!薄妒酚洝で乇炯o(jì)》:“ 簡(jiǎn)公 六年,令吏初帶劍?!?唐 王維 《送從弟蕃游淮南》詩(shī):“讀書復(fù)騎射,帶劍游 淮陰 。”
(2).佩帶的劍?!稏|觀漢記·虞延傳》:“賜 延 錢及帶劍佩刀?!?/p>
(3).投壺的一種招數(shù)。把箭投插入壺耳中。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雜藝》:“投壺之禮,近世愈精。古者實(shí)以小豆,為其矢之躍也,今則唯欲其驍,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帶劍、狼壺、豹尾、龍首之名?!?王利器 集解引 司馬光 《投壺格》:“倚竿,箭斜倚壺口中,帶劍,貫耳不至地者?!?/p>
魚皮
(1).魚的皮。古人或用以制衣飾等?!蹲髠鳌らh公二年》“歸夫人魚軒” 晉 杜預(yù) 注:“魚軒,夫人車,以魚皮為飾。”《北史·室韋傳》:“﹝ 北室韋 人﹞皆捕貂為業(yè),冠以狐貂,衣以魚皮?!?唐 韓翃 《送巴州楊使君》詩(shī):“前驅(qū)錦帶魚皮鞮,側(cè)佩金章虎頭綬?!?/p>
(2).特指鯊魚皮的干制品。供食用。
馬后
戲曲術(shù)語(yǔ)。同“ 馬前 ”相對(duì)。舊指演員通過增加唱詞、念白和放慢演唱速度以延長(zhǎng)演出時(shí)間。 田漢 《名優(yōu)之死》第一幕:“ 鳳仙兒 的《玉堂春》,早就要下了,您沒有來,只好再叫她馬后。”
梅堯臣名句,送鄒秀才游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跳桿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