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戴埴《輦下曲》:
舊來聞說京師樂,香街十里春風箔。
朝踏金梯入鳳樓,暮下瓊鉤延翠幄。
蛾綠梅花裝,淑質蘭蕙芳。
笙歌棗下曲,琵琶陌上桑。
宿酲未解鶯催曉,玉珂策馬長安道。
解佩遺簪日日歡,不覺紅顏醉中老。
我謂京國皆繁華,何時飛走登云車。
誰知著足緇塵底,八年飄泊空咨嗟。
蕭蕭竹窗風暗度,耿耿蘭缸燈自語。
孤坐逢掖凝清霜,獨臥重衾踏寒雨。
云雨陽臺夢不成,況欲綺席羅傾城。
丈人屋上烏啼夜,乾鵲巢中鳩喚晴。
啼夜夜未央,娟娟素月明。
喚晴晴未霽。
寂寂青春深。
鳩喚烏啼終有侶,猶勝月兔孀居千萬春。
注釋參考
笙歌
笙歌 (shēnggē) playing and singing 和笙之歌 泛指奏樂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樂歌舞熱鬧非凡)棗下
(1).棗樹下。因棗下攢聚有時,常用以喻人間的盛衰和世態(tài)炎涼?!豆胚蛦嚫琛罚骸皸椣潞螖€攢,榮華各有時。夏欲初赤時,人從四邊來;棗適今日賜,誰當仰視之?” 晉 潘岳 《笙賦》:“棗下纂纂,朱實離離。宛其落矣,化為枯枝。人生不能行樂,死何以虛謚為?”纂與“攢”通,聚貌。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 桃源 迷路竟茫茫,棗下悲歌徒纂纂。”
(2).古曲名?!段倪x·潘岳<笙賦>》:“詠《園桃》之夭夭,歌《棗下》之纂纂?!?張詵 注:“《園桃》、《棗下》,古曲名?!?南朝 齊 謝朓 《同賦雜曲名·秋竹曲》:“欲求《棗下》吹,別有 江 南枝?!?南朝 梁 劉孝綽 《發(fā)建興渚示到陸二黃門》詩:“猶聞《棗下》吹,尚識杏間堂。”
琵琶
琵琶 (pípa)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筑”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陌上桑
(1).亦稱“ 陌上歌 ”。樂府《相和曲》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陌上?!罚?秦氏 女子。 秦氏 , 邯鄲 人,有女名 羅敷 ,為邑人千乘 王仁 妻。 王仁 后為 趙王 家令。 羅敷 出採桑於陌上, 趙王 登臺,見而悅之,因飲酒欲奪焉。 羅敷 乃彈箏,乃作《陌上歌》以自明焉?!币嗍∽鳌?陌桑 ”。 唐 李白 《夜別張五》詩:“橫笛弄秋月,琵琶彈《陌?!??!?/p>
(2).借指《陌上?!吩娭胁缮E?羅敷 。亦泛指美麗而堅貞的女子。 清 袁于令 《西樓記·自語》:“他那里癡心待結天邊網(wǎng),俺這里堅守爭如陌上桑?!?/p>
戴埴名句,輦下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