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薛逢《追昔行》
朝光如飛猶尚可,暮更如箭不容臥。犍為穿城更漏頻,
一一皆從枕邊過。一夕凡幾更,一更凡幾聲。
青春枉向鏡中老,白發(fā)虛從愁里生。曾窺帝里東鄰女,
自比桃花鏡中許。一朝嫁得征戍兒,荷戈千里防秋去。
去時只作旦暮期,別后生死俱不知。風(fēng)驚粉色入蟬鬢,
愁送鏡花潛墮枝。前年因出長安陌,見一女人頭雪白。
日中扶杖憩樹陰,仿佛形容認(rèn)相識。向予吁嗟還獨語,
曾與君家鄰舍住。當(dāng)時妾嫁與征人,幾向墻頭誚夫主。
花開葉落何推遷,屈指數(shù)當(dāng)三十年。眉頭薤葉同枯葉,
琴上朱弦成斷弦。嫁時寶鏡依然在,鵲影菱花滿光彩。
夢里長嗟離別多,愁中不覺顏容改。嘆息人生能幾何,
喜君顏貌未蹉跎。因君下馬重相顧,請奏青門腸斷歌。
注釋參考
粉色
(1).喻女子容顏美好。借指美女。 南朝 梁 房篆 《金石樂》詩:“玉顏光粉色,羅袖拂花鈿?!?唐 李白 《邯鄲南亭觀妓》詩:“粉色艷日彩,舞衫拂花枝。” 唐 陳鴻 《長恨歌傳》:“﹝ 唐玄宗 ﹞顧左右前后,粉色如土。”
(2).白色。 宋 王安石 《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 漢 宮嬌額半涂黃,粉色凌寒透薄裝。”
(3).指粉紅色。常用以形容有關(guān)yan{1*1}情的事件。
(4).粉飾;裝飾。 明 唐順之 《重修涇縣儒學(xué)記》:“ 周 衰,王道廢缺, 齊 魯 列國學(xué)校猶在,不過粉色潤飾……而未嘗以教諸弟子?!?/p>
蟬鬢
亦作“ 蟬髩 ”。古代婦女的一種發(fā)式。兩鬢薄如蟬翼,故稱。亦借指婦女。 晉 崔豹 《古今注·雜注》:“ 魏文帝 宮人絶所寵者,有 莫瓊樹 、 薛夜來 、 田尚衣 、 段巧笑 ,日夕在側(cè), 瓊樹 乃製蟬鬢??~眇如蟬翼,故曰蟬鬢。” 南朝 梁元帝 《登顏園故閣》詩:“妝成理蟬鬢,笑罷斂蛾眉?!?唐 溫庭筠 《詠春幡》:“碧煙隨刃落,蟬髩覺春來?!?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睡起惺忪強自支,緑傾蟬鬢下簾時,夜來愁損小腰肢。”
鏡花
亦作“ 鏡華 ”。指菱花鏡。常美稱鏡子。 北周 庾信 《夢入堂內(nèi)》詩:“日光釵燄動,窗影鏡花搖?!?倪璠 注:“《飛燕外傳》有七出菱花鏡一奩,故云鏡花?!?唐 楊濬 《送劉散員》詩:“鏡華當(dāng)牖照,鉤影隔簾生?!?宋 張先 《碧牡丹》詞:“鏡華翳,閒照孤鸞戲。”
薛逢名句,追昔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