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李真人《望江南一○首》
北方水,龍虎自交彰。水火運時歸一體,臨爐早見五神光。根本昔中
北方水,其數(shù)是真鉛。一氣*凝抽摘雪,須令金體重初元。此結(jié)道中
初學(xué)道,須認得真船。采取鉛中金白雪,卻將金雪作丹田。方始見重
丹砂道,學(xué)者亦如麻。不識鉛中含白{1*1}虎,競燒糞穢覓金華。爭得跨云
分明道,不離黑鉛中。領(lǐng)取五行尋藥體,五行之內(nèi)覓金公。法象在參
分明道,朦朧在君家。龍虎見君君不見,徒將金寶作河車。爭得見黃
還丹道,金水號良媒。須得華池終見寶,徒將砂向黑鉛坯。莫妄損三
金花道,世上少人知。莫弄黑鉛將造化,淮南金秘在華池。爭肯泄天
金與水,相見兩交并。復(fù)卦發(fā)爻依刻漏,壺中日月結(jié)成形。滄海幾回
真龍虎,玉兔與金精。廣見青冥含萬象,朦朧降氣結(jié)朱英。凡汞豈長
以上李真人作品《望江南》共10首
注釋參考
火運
指應(yīng)火德而昌的帝運。 南朝 梁 沉約 《梁鼓吹曲·木紀(jì)謝》:“木紀(jì)謝,火運昌,炳南陸,耀炎光。”《陳書·高祖紀(jì)下》:“ 梁氏 將末,頻月亢陽,火運斯終,秋霖奄降?!?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 唐 承 隋 代火運,故為土德?!眳⒁姟?火德 ”。
歸一
亦作“ 歸壹 ”。1.統(tǒng)一;一致。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jīng)》:“致化歸一,分教斯五?!?宋 蘇軾 《申省乞罷詳定役法狀》:“所貴議論歸一?!?宋 葉適 《同安縣學(xué)朱先生祠堂記》:“及 董仲舒 稍推明之,與人主意合,則雜家異學(xué)始絀,而歸壹於 孔 氏矣?!薄对自挶洝犯戒浺弧吨鼐幇僬汕逡?guī)圣旨》:“教 大龍翔集慶寺 笑隱長老 為頭,揀選有本事的和尚,好生校正歸一者?!?/p>
(2).猶規(guī)矩。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一折:“我怎生不歸一?我是第一個歸一的人?!?/p>
五神
(1).五臟之靈氣?!独献印贰肮壬癫凰馈?漢 河上公 注:“神,謂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
(2).指五臟。 宋 范仲淹 《謝賜鳳茶表》:“濯五神之精爽,祛百疾之冥煩。”
(3).指五帝。《漢書·禮樂志》:“五神相,包四鄰,土地廣,揚浮云?!?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五帝為 太一 相也?!眳⒁姟?五帝 ”。
(4).五德。 唐 柳宗元 《沛國漢原廟銘序》:“五神環(huán)運,炎德復(fù)起。” 孫汝聽 注:“五神,五德也。”參見“ 五德 ”。
(5).五方之神,指 勾芒 、 祝融 、 后土 、 蓐收 、 玄冥 ,亦稱五行之神?!痘茨献印ひ杂?xùn)》:“順時運之應(yīng),法五神之常。”《南齊書·禮志上》:“ 勾芒 等五神,既是五帝之佐,依 鄭玄 説,宜配食于庭?!?南朝 梁簡文帝 《吳興楚王神廟碑》:“昔者 武王 詢於 太公 ,五神之禮正?!?/p>
李真人名句,望江南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