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今濯秀雙溪水,下語不凡真何喜
出自宋代鞏豐《送湯麟之秀才往漢東從徐省元教授學詩》:
士游鄉(xiāng)校間,如舟試津浦。
所見小溪山,未見大島嶼。
一旦遠游學,如舟涉江湖。
所見寢以廣,變怪驚龍魚。
人生本自有丘壑,陋巷棲遲窮亦樂。
何必三江暨五湖,始助胸中疆界拓。
我言隨寓耳目移,馬遷所以游會稽。
向令俯僂但京國,未必大放雄深詞。
君今濯秀雙溪水,下語不凡真何喜。
若使循為舉子文。
定自棘門兒戲耳。
古為妙技如屠龍。
不療饑餒徒為工。
不如高科取富貴。
如一棗葉持鍼鋒。
挾冊將游隨子國,親賢況是諸侯客。
曾將好手冠南宮,行當闊步趨文石。
奮飛欲往氣莫降,蒹葭莽莽天雨霜。
揚瀾左蠡吞九澤,大孤小孤插長江。
請停詩筆莫容易,大義聯(lián)翩且周禮。
路途千里負笈人,并以經(jīng)涂相指似。
注釋參考
濯秀
明凈秀麗。《雪巖外傳》第一回:“ 西湖 濯秀,代出奇士,甲第連云,人物雋雅,洵稱第一。”
溪水
指從山里流出來的水流?!度龂尽侵尽ぶ旎競鳌罚骸俺峭庥邢コ且焕锼?,廣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淺者半之,諸軍勒兵渡去, 桓 自斷后?!?唐 王建 《贈華州鄭大夫》詩:“ 少華 山云當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夢珂》:“從山頂流下許多條溪水,又清,又亮,又甜?!?/p>
下語
(1).措辭;用語。 宋 蘇軾 《西江月·昨夜扁舟京口》詞:“此景百年幾變,箇中下語千難。” 宋 王楙 《野客叢書·漢人下語》:“ 鄒陽 曰‘ 高皇帝 收敝民之倦’, 谷永 曰:‘陛下當盛壯之隆’…… 漢 人文章有如此下語者,似覺意疊,要不害於理?!?/p>
(2).迷信謂鬼神借活人之口為它代言。 宋范鎮(zhèn) 《東齋紀事》卷五:“三司副使 陳洎 既卒,數(shù)下語處其家事……所憑而下語者小婢,才十二歲耳?!?/p>
不凡
不凡 (bùfán) 不平凡,不一般 out of the common run;out of the ordinary 舉止不凡鞏豐名句,送湯麟之秀才往漢東從徐省元教授學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