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芾《和李光祖》:
英才端合在星躔,不謂淹回閱歲年。
卻向山中親白石,更來澗下濯清泉。
高情雖似秋云淡,麗句還如蜀錦鮮。
怪得了無塵俗氣,家風(fēng)元是謫來仙。
注釋參考
英才
英才 (yīngcái) 才華杰出的人 person of outstanding ability 一代英才端合
應(yīng)當(dāng);應(yīng)該。 張伯駒 《續(xù)洪憲紀(jì)事詩》之八七:“青史千秋誰得似,阿爹端合比 桓溫 ?!?/p>
星躔
日月星辰運(yùn)行的度次。 南朝 梁武帝 《閶闔篇》:“長旗掃月窟,鳳跡輾星躔?!薄杜f唐書·文宗紀(jì)下》:“德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災(zāi)氣上騰,天文謫見,再周期月,重擾星躔?!?宋 辛棄疾 《歸朝歡》詞:“有時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簡讎 天祿 ?” 明 唐順之 《送蔣尉赴金華》詩:“分野應(yīng)星躔, 金華 婺女邊?!?清 高其倬 《望雪山》詩:“豎指數(shù)峰插霄漢,如坐井底窺星躔?!?/p>
不謂
(1).不告訴?!对姟ば⊙拧ぺ羯!罚骸靶暮鯋垡?,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陳奐 傳疏:“‘遐不謂矣’《禮記》引《詩》作‘瑕不謂矣’。遐、瑕古通用。 鄭 注云:瑕之言胡也,謂猶告也。”
(2).不以為?!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趙括 ﹞嘗與其父 奢 言兵事, 奢 不能難,然不謂善。” 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謂浚己以生也,是以感而應(yīng)之,悅而歸之?!?/p>
(3).不算作;不稱為。 清 戴震 《徐節(jié)婦傳》:“ 徐氏 之禍,可不謂烈哉!微節(jié)婦, 徐氏 不祀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生色》:“ 金氏 子其神乎!諄囑醮婦,抑何明也!一人不殺,而諸恨并雪,可不謂神乎!”
(4).不意,不料。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濟(jì)》詩:“不謂矜餘力,還來謁大巫。” 清 王韜 《淞隱漫錄·悼紅仙史》:“乖隔以來,靡日不思,不謂今日又有相見之期。” mao{1~1}澤{1*1}東 《反對本本主義》:“不謂gong{1*1}產(chǎn){1*1}黨內(nèi)討論問題,也還有人開口閉口‘拿本本來’?!?/p>
淹回
見“ 淹徊 ”。
閱歲
(1).經(jīng)過一年?!缎绿茣ぐ嗪陚鳌罚骸?參 亦以 宏 素貴,私謂曰:‘閲歲當(dāng)歸使於公?!?宏 喜。” 明 文徵明 《送嘉定尹王君赴召敘》:“蓋君自戊辰入官,抵今六七閲歲?!?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三·元旦詩》:“是年, 百穀 下世,再閲歲甲寅,而 文定 亦捐賓客矣?!?/p>
(2).經(jīng)歷年歲。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 仁宗 時,最先言立皇嗣者, 明州 鄞縣 尉,不記姓名。 晁以道 嘗為予言,閲歲久,又經(jīng)此喪亂,若史家又復(fù)不載,可惜也。” 李大釗 《原人社會于文字書契上之唯物的反映》:“改火一周,便是閱歲一周,這可見古代有以‘鉆燧改火’為歷歲一周的記號的習(xí)慣了?!?/p>
吳芾名句,和李光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