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及下邑,治者皆仁義
出自唐代皮日休《正樂府十篇貪官怨》:
國家省闥吏,賞之皆與位。
素來不知書,豈能精吏理。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
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
傷哉堯舜民,肉袒受鞭箠。
吾聞古圣王,天下無遺士。
朝廷及下邑,治者皆仁義。
國家選賢良,定制兼拘忌。
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祿仕。
何不廣取人,何不廣歷試。
下位既賢哉,上位何如矣。
胥徒賞以財,俊造悉為吏。
天下若不平,吾當甘棄市。
注釋參考
朝廷
朝廷 (cháotíng)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tǒng)治機構(gòu)或君主的代稱 imperial court;imperial government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稇?zhàn)國策·齊策》 吾恐上負朝廷,下愧吾師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下邑
下邑 (xiàyì) 下縣。古代縣分三等: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六萬石以下為中縣,三萬石以下為下縣 small county 彈丸下邑?!濉?邵長蘅《青門剩稿》仁義
仁義 (rényì) 寬厚正直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俄n非子·五蠹》 仁義之舉 〈方〉∶性情溫順,通達事理 gentle皮日休名句,正樂府十篇貪官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