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有鳴鳳,雅頌移豳風
出自宋代陳傅良《送葉正則赴浙西憲幕》:
頻年送行客,酒罄詩不工。
最晚與君別,柰此百感叢。
岐山有鳴鳳,雅頌移豳風。
于時二老生,出處海上同。
曹劉對匕箸,失色一語中。
明朝蜀江水,不與灞滻通。
人心起毫末,世故關鴻蒙。
乃知貧賤交,不下王霸功。
霜根宿病驥,云帆背蜚鴻。
秋水能隔人,白蘋況連空。
相從自束發(fā),各去隨轉蓬。
今懷欣有合,后會苦未重。
鱸魚直萬錢,羊酪醅一鐘。
愿君養(yǎng)盛年,我友半已翁。
注釋參考
岐山
山名。在今 陜西省 岐山縣 境。上古稱“岐”?!稌び碡暋罚骸皩?岍 及 岐 ,至于 荊山 ?!?孔 傳:“三山皆在 雍州 ?!薄对姟ご笱拧ぞ偂罚骸奥饰魉疂G,至于 岐 下。”《文選·張衡<西京賦>》:“ 岐 、 梁 、 汧 、 雍 ?!?薛綜 注引《說文》:“ 岐山 在 長安 西 美陽縣 界,山有兩岐,因以名焉。”
鳴鳳
鳴鳳 (míngfèng) 指《鳴鳳記》,傳奇劇本,為明代王世貞門客作,寫楊繼盛與嚴嵩斗爭被害慘死的故事 the name of a drama in Ming Dynasty 皆奏鳴鳳。——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更奏鳴鳳。雅頌
亦作“ 雅訟 ”。1.《詩經(jīng)》內容和樂曲分類的名稱。雅樂為朝廷的樂曲,頌為宗廟祭祀的樂曲?!墩撜Z·子罕》:“子曰:‘吾自 衛(wèi) 返 魯 ,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劉寶楠 正義:“《詩》之風、雅、頌以體別,樂之風、雅、頌以律同,本之性情,稽之度數(shù),協(xié)之音律,其中正和平者,則俱曰雅頌焉云爾。”
(2).指盛世之樂、廟堂之樂?!抖Y記·樂記》:“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孔穎達 疏:“雅以施正道,頌以贊成功,若聽其聲,則淫邪不入,故志意得廣焉?!?漢 賈誼 《新書·傅職》:“干戈戚羽之舞,管籥琴瑟之會,號呼歌謡,聲音不中律,燕樂雅訟逆樂序,凡此其屬,詔工之任也?!?唐 李白 《獻從叔當涂宰陽冰》詩:“雅頌播 吳 越 ,還如太階平。”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有形者皆足悟乎目,不特閲典謨雅頌而后至理可樂也?!?魯迅 《且介亭雜文·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引《申報》:“聆其節(jié)奏,莊嚴肅穆,不同凡響,令人悠然起敬,如親 三代 以上之承平雅頌?!?/p>
豳風
《詩經(jīng)》的十五《國風》之一。共計七篇二十七章,都是 西周 時代的詩歌。 清 張英 《擬古田家詩》之二:“昔愛誦《豳風》,亦常歌《小雅》?!?/p>
陳傅良名句,送葉正則赴浙西憲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