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甄龍友《賀新郎》
思遠(yuǎn)樓前路。望平堤、十里湖光,畫船無數(shù)。綠蓋盈盈紅粉面,葉底荷花解語。斗巧結(jié)、同心雙縷。尚有經(jīng)年離別恨,一絲絲、總是相思處。相見也,又重午。清江舊事傳荊楚。嘆人情、千載如新,尚沈菰黍。且盡尊前今日醉,誰肯獨醒吊古。泛幾盞、菖蒲綠醑。兩兩龍舟爭競渡,奈珠簾、暮卷西山雨??次醋?,怎歸去。
注釋參考
經(jīng)年
經(jīng)年 (jīngnián) 經(jīng)過一年或若干年 for one or several years 此去經(jīng)年。——宋· 柳永《雨霖鈴》 經(jīng)年不往?!鳌?宗臣《報劉一丈書》 臥病經(jīng)年 全年 entire year 經(jīng)年裹物之用。——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別恨
離別之愁。 唐 高適 《送柴司戶充劉卿判官之嶺外》詩:“別恨隨流水,交情脫寶刀?!?宋 舒亶 《散天花》詞:“驪歌齊唱罷,淚爭流。悠悠別恨幾時休。” 清 李景福 《與宋懌先同舟至廣陵即返白下口占贈別》:“聚歡良不易,別恨復(fù)相仍?!?/p>
絲絲
(1).形容纖細(xì)之物。猶言一絲一絲。 唐 司空圖 《燈花》詩之一:“ 蜀 柳絲絲羃畫樓,窗塵滿鏡不梳頭?!?宋 蘇軾 《三月二十日開園》詩之三:“鬱鬱蒼髯真道友,絲絲紅蕚是鄉(xiāng)人。” 明 文徵明 《素發(fā)》詩:“素髮絲絲不滿梳,衰容覽鏡已非吾?!?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月兒初還在池下絲絲柳影后窺看,像沐罷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發(fā)一般?!?/p>
(2).形容細(xì)微的感覺。猶一些、一點。 宋 蘇軾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詩:“江空野闊落不見,入戶但覺輕絲絲?!?劉半農(nóng) 《靜》詩:“他倆已經(jīng)麻木,不再覺得兩邊肋脅下一絲絲的噏著痛了?!?/p>
(3).象聲詞。 茅盾 《子夜》七:“車子已經(jīng)開進他家的大門,車輪在柏油路上絲絲地撒嬌?!?管樺 《二十八宿》:“油燈絲絲地?zé)?,燈光里飄動著抽煙的煙霧?!?/p>
總是
總是 (zǒngshì) 永遠(yuǎn)地;無例外地 always相思
相思 (xiāngsī)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lovesickness;yearning between lovers甄龍友名句,賀新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