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尾飄揚勢漸高,箭頭砉劃聲相似。
出自唐朝劉禹錫《琴曲歌辭·飛鳶操》
鳶飛杳杳青云里,鳶鳴蕭蕭風(fēng)四起。旗尾飄揚勢漸高,
箭頭砉劃聲相似。長空悠悠霽日懸,六翮不動凝飛煙。
游鹍翔雁出其下,慶云清景相回旋。忽聞饑烏一噪聚,
瞥下云中爭腐鼠。騰音礪吻相喧呼,仰天大嚇疑鴛雛。
畏人避犬投高處,俯啄無聲猶屢顧。青鳥自愛玉山禾,
仙禽徒貴華亭露。樸木敕危巢向暮時,毰毸飽腹蹲枯枝。
游童挾彈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天生眾禽各有類,
威鳳文章在仁義。鷹隼儀形螻蟻心,雖能戾天何足貴。
注釋參考
旗尾
旗幟的尾端。 唐 杜甫 《奉和嚴(yán)中丞西城晚眺》:“旗尾交龍會,樓頭燕雀馴?!?唐 劉禹錫 《飛鳶操》:“旗尾飄揚勢漸高,箭頭砉劃聲相似。”
飄揚
飄揚 (piāoyáng) 在空中飄浮、飄擺或飛升 fly 彩旗飄揚 好像在一股氣流中飛揚或招展 flare 她飛跑起來,外衣在身后飄揚 風(fēng)攪動而擺動 ruffle 一面旗幟在高高的旗桿上迎風(fēng)飄揚箭頭
(1).箭的首端。 唐 劉禹錫 《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詩:“箭頭餘鵠血,鞍傍見雉翹?!?唐 賈島 《上邠寧邢司徒》詩:“箭頭破帖渾無敵,杖底拋毬遠有聲?!?/p>
(2).謂箭頭形符號。 魯迅 《書信集·致唐弢》:“上用箭頭的是書店老版所推舉的;我以為可緩買或且不買的,就上面不加圈子。”
砉劃
(1).見“ 砉騞 ”。
(2).籌畫;規(guī)劃。 宋 曾鞏 《酬江西運使蔣穎叔》詩:“收科同日曳華裾,砉劃驚聞刃有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