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李群玉《七月十五夜看月》
朦朧南溟月,洶涌出云濤。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星斗動,路越青冥高。竟夕瞻光彩,昂頭把白醪。
注釋參考
朦朧
朦朧 (ménglóng) 月光不明;看不清 dim (hazy) moonlight 朦朧的月色 dim;hazy;obscure 看不分明;沒有鮮明輪廓或細(xì)節(jié);勉強(qiáng)看得見 朦朧景色 在感情或直覺的意義上微微感覺到或覺察到 朦朧的意識南溟
見“ 南冥 ”。
涌出
亦作“涌出”。涌冒而出?!稘h書·元帝紀(jì)》:“山崩地裂,水泉涌出?!薄渡胶=?jīng)·東山經(jīng)》“﹝ 跂踵之山 ﹞有水焉,廣員四十里皆涌” 晉 郭璞 注:“今 河?xùn)| 聞喜縣 有 瀵水 ,源在地底,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即此類也?!?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許多地方陰溝中涌出水來?!?/p>
云濤
云濤 (yúntāo) 滾滾如波濤的云彩 clouds like waves李群玉名句,七月十五夜看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