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作者:

體裁:

王铚古詩文作品
朝代:宋代,已收錄209篇
字性之,自號汝陰老民,汝陰(今安徽阜陽)人。嘗從歐陽修學。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權(quán)樞密院編修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五),纂集太宗以來兵制。紹興四年(一一三四)書成,賜名《樞庭備檢》。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續(xù)上《七朝國史》等。九年,為湖南安撫司參議官。著有《默記》一卷、《雜纂續(xù)》一卷、《侍兒小名錄》一卷、《國老談苑》二卷、《王公四六話》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端问芬怼肪矶哂袀?。王铚詩,以影印文淵閣《四書全書·雪溪集》為底本。校以原李盛鐸藏清抄本(傳錄吳石倉校本,簡稱李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初渭(囗里加袁)藏清抄本(張桐生校本,簡稱初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兩宋名賢小集·雪溪詩集》(簡稱小集本)。又據(jù)李盛鐸本《雪溪詩補遺》及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六卷。
王铚古詩文(第1頁):
- 門對萬山深,登臨老病侵。牛羊隨野色,草樹帶秋陰。此景聊供望,何人肯見尋。猜鷗不用下,我自信無心。
- 雨腳初收天意晴,西風搖落夜寒清。披衣自起開窗戶,落月一山高下明。
- 茅檐祠秀色,從古嘆不遭。游子去未返,徒使寸心勞。朝嘆江海深,夜視星斗高。歸期約春風,今已木葉凋。一日兩回來,看取門前潮。
- 有恨匆匆別,無期緩緩歸。天涯作孤客,樓上對斜暉。目斷路不斷,魂飛花更飛。無多清滴淚,恐損別時衣。
- 半落庭前葉,始知秋意新。風嚴柳疏細。霜薄水清勻。句裹存佳景,詩成題未有,翰墨伴清閒。
- 鏡裹形容水底天,定將何物喻真禪。心安便是毗盧界,盡日添香伴兀然。
- 歌聲怨極珠難續(xù),琴韻愁深水易分。公子何須賦巫峽,夢中真復(fù)有朝云。
- 會時曾憶梅籠雪,別后常懷月照沙。到底多情是芳草,長隨離恨遍天涯。
- 十二危峰隱寒霧,旁連三巴下三楚。斷崖青黃聳天壁,秀色暮茫接天路。鼓瑟玉京嬉帝傍,下鎮(zhèn)九淵稱帝女。冥心可見類相求,夢裹襄王契神遇。鏘然玉佩似可期,倏爾霓旌去無所。天風浩蕩吹太清,萬里憑虛送飛步。行云行雨終不來,歲月人間幾朝暮。那知一戲疑萬古,至今不知高唐處。仙兮神兮非與是,流傳只有蘭臺賦。山藏虎兕爭怒號,峽束江水翻波濤。舟楫寄命輕鴻毛,猶起羨慕成譏嘲。行人所見日卑淺,仰首彌覺巫山高。


詩詞推薦: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