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芾《假山》:
我愛青山欲細看,如何不在戶庭間。
聊移野外玲瓏石,來人選窗前重疊山。
拄笏已堪供嘯詠,杖藜還更得躋攀。
莫言道院過從少,亦有修眉相伴閑。
注釋參考
拄笏
見“ 拄笏看山 ”。
嘯詠
見“ 嘯詠 ”。
亦作“ 嘯詠 ”。猶歌詠。《晉書·阮孚傳》:“竊以今王蒞鎮(zhèn),威風(fēng)赫然……正應(yīng)端拱嘯詠,以樂當年耳?!?唐 谷神子 《博異志·劉方玄》:“唯聞廳西有家口語言嘯詠之聲,殆不多辨?!?宋 蘇軾 《與張朝請書》之三:“新春海上嘯詠之餘,有足樂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宮中有玉樹一株,圍可合抱……葉類碧玉,厚一錢許,細碎有濃陰,常與女嘯詠其下。”
杖藜
(1).謂拄著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莖堅韌,可為杖?!肚f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yīng)門。” 唐 杜甫 《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云還杖藜?!?宋 蘇軾 《鷓鴣天》詞:“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開牖有時邀月入,杖藜到處避人行?!?/p>
(2).藜杖;拐杖。 唐 護國 《贈張駙馬斑竹柱杖》詩:“此君與我在云溪,勁節(jié)奇文勝杖藜?!?宋 秦觀 《寧浦書事》詩之五:“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明 孫仁孺 《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諳盡江湖味,執(zhí)青青杖藜?!?/p>
躋攀
亦作“ 躋扳 ”。猶攀登。 唐 杜甫 《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劉克莊 《沁園春·送孫季藩吊方漕西歸》詞:“儘緣云鳥道,躋攀絶頂?!?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長白山》:“云霧開散, 長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勝駭異。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獨癸巳諸君,躋扳尺寸,竭蹶終身?!?/p>
吳芾名句,假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