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王珪《送人東歸》:
會稽新綬振恩輝,故里人瞻書錦歸。
驪馬在門歌祖席,彩絲當(dāng)膝戲親闈。
霜天夕霽丹楓老,水國秋深紫蟹肥。
繞閣云山吟有助,高談終日訟筩稀。
注釋參考
驪馬
(1).黑馬?!赌印ば∪ 罚骸鞍遵R,馬也。乘白馬,乘馬也。驪馬,馬也。乘驪馬,乘馬也?!?明 劉基 《君馬黃》詩:“黃馬曜日黃金晶,驪馬謂是玄天精,眼前好丑那能明?!?/p>
(2).駕在車兩旁的馬。驪,通“ 麗 ”?!秴问洗呵铩?zhí)一》:“今御驪馬者,使四人,人操一策,則不可以出於門閭者,不一也。” 高誘 注:“驪馬,騑馬也。在中曰服,在邊曰騑?!?/p>
(3).并駕之馬。驪,通“ 麗 ”?!稘h書·王莽傳上》:“宰衡位宜在諸侯王上,賜以束帛加璧,大國乘車、安車各一,驪馬二駟。” 顏師古 注:“驪馬,并駕也?!?/p>
祖席
餞行的宴席。 唐 杜甫 《送許八拾遺歸江寧覲省》詩:“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輝光。” 仇兆鰲 注:“祖席,飲餞也?!?宋 梅堯臣 《夢同諸公餞仲文夢中坐上作》詩:“已許郊間陳祖席,少停車馬莫催行?!?宋 賀鑄 《琴調(diào)相思引·送范殿監(jiān)赴黃岡》詞:“終日懷歸翻送客,春風(fēng)祖席南城陌?!?清 楊模 《漢陽旅中送蔡子匯征游湘潭》詩:“祖席杯堪把,河橋柳掛絲?!眳⒁姟?祖餞 ”。
彩絲
(1).彩色絲線。 唐 白居易 《紅繡毯》詩:“綵絲茸茸香拂拂,練軟花虛不勝物。”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母曰:‘是必土偶為妖也。’授以綵絲,於來時陰繫其足。”
(2).舊俗以綵絲為端午日應(yīng)節(jié)之物。據(jù)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可辟邪崇,又名“長命縷”、“續(xù)命縷”。 唐 代故事,宮中常于端午日以彩絲所結(jié)長命縷賜諸臣。 唐 劉禹錫 《代謝端午日賜物表》:“中使 劉元弼 至,奉宣圣旨,慰勞臣及將佐、官吏、僧道。耆壽、百姓等,兼賜臣墨詔,并衣壹副、金花銀器參事、綵絲壹軸,大將衣肆副、綵絲伍軸?!?/p>
親闈
父母所居的內(nèi)室。因用以代稱父母。 宋 曾鞏 《洪州謝到任表》:“撫臨便郡,獲奉于親闈;總制屬城,實兼于故里?!薄毒劳ㄑ浴ね鯆甥[百年長恨》:“ 廷章 一日,閲邸報,見父親在 峨眉 不服水土,告病回鄉(xiāng)。久別親闈,欲謀歸覲?!?清 馬之鵬 《除夕得廬字》詩:“親闈此夜思游子,客路經(jīng)冬阻尺書?!币啻Q翁姑。 明 高明 《琵琶記·幾言諫父》:“那曾有媳婦不侍親闈?”
王珪名句,送人東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