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杰《詠物》:
天成不挫節(jié)根完,底是園工出相端。
花面索回銀鳳舞,苔身宛轉(zhuǎn)翠虬蟠。
由來疏散林壑性,稍就規(guī)繩廊廟看。
至竟負流無改度,霧窗玉立雪籬寒。
注釋參考
花面
(1).如花的臉。形容女子貌美。 唐 李端 《春游樂》詩之一:“褰裳踏露草,理鬢回花面?!?唐 劉禹錫 《寄贈小樊》詩:“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 清 洪昇 《長生殿·窺浴》:“自小生來貌天然,花面,宮娥隊里我為先。”
(2).戲曲角色。凈的俗稱。如凈曰大花面,副凈曰二花面,丑曰小花面。又稱“花臉”。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花面衝場,正生避席,非關(guān)倒置梨園,祇為從來雅尚?!?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極粗極俗之語,未嘗不入填詞,但宜從腳色起見。如在花面口中,則惟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便宜斟酌其詞。” 許杰 《看木頭戲記》:“舞臺的中間,也正有一個癩痢頭和另外一個花面英雄,在打架?!眳⒁姟?花臉 ”。
(3).指有疤痕或斑點的臉。 清 李漁 《奈何天·形變》:“花面村郎,花面村郎,蛇皮俗子,眼睜睜立換胞胎。”
宛轉(zhuǎn)
宛轉(zhuǎn) (wǎnzhuǎn) 圓場;圓成 mediate;help to effect a compromise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zhuǎn)。——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輾轉(zhuǎn)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and places 路宛轉(zhuǎn)石間。——《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宛轉(zhuǎn)而不臥 婉轉(zhuǎn) mild and indirect;tactful翠虬
(1).青龍的別稱。 漢 揚雄 《解難》:“獨不見翠虯絳螭之將登虖天,必聳身於 蒼梧 之淵。” 唐 陳子昂 《修竹篇》:“驅(qū)馳翠虯駕,伊鬱紫鸞笙?!?/p>
(2).指舟船。 漢 傅毅 《洛都賦》:“渟清沼以汎舟,浮翠虯與玄武?!?唐 徐彥伯 《奉和興慶池戲競渡應制》:“夾道傳呼翊翠虯,天迴日轉(zhuǎn)御芳洲。”
陳杰名句,詠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地獄閻王,天堂玉帝,看你去、那里押到
- 活捉金精入木,煉就當初真一,方表丈夫兒作者:夏元鼎作品:水調(diào)歌頭(十之八)
- 右揆謀華碩,前星傅重資。作者:張說作品:奉和御制與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
- 丹青此處難為手,更有羈情不奈秋作者:杜范作品:歸自漕司試院到桐廬晚偶成
- 屹彼嘉壇,赤伏始屈
- 煙塵不敢飛,白草空皚皚。作者:岑參作品: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腳,其地苦熱無
- 濁醪憂共醉,野話坦無機作者:穆修作品: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 如訴如言,緒引虛寬
- 沙頭風色惡,寒城凜弘峙作者:劉壎作品:補史十忠詩池州通判權(quán)州事趙公
- 王者不言有無,諸侯不說多少,食祿之家,不與百姓爭利。作者:李大師、李延壽作品:南史·列傳·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