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劉塤《謁金門》
春正媚。閑步武陵源里。千樹霞蒸紅散綺。一枝高插髻。飛過洞庭煙水。酩酊莫教花墜。鉛鼎溫溫神謁帝。何曾真是醉。
注釋參考
閑步
閑步 (xiánbù) 漫步;散步 saunter 閑步于田野,呼吸泥土氣息武陵源
(1). 晉 陶潛 《桃花源記》載: 晉 太元 中, 武陵 漁人誤入 桃花源 ,見其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老少怡然自樂。村人自稱先世避 秦 時(shí)亂,率妻子邑人來(lái)此,遂與外界隔絕。后漁人復(fù)尋其處,“迷不復(fù)得”。后以“武陵源”借指避世隱居的地方。 唐 宋之問 《宿清遠(yuǎn)峽山寺》詩(shī):“寥寥隔塵事,何異 武陵源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shī):“功成拂衣去,歸入 武陵源 ?!?宋 王安石 《即事》詩(shī)之七:“歸來(lái)向人説,疑是 武陵源 。”亦作“ 武陵灘 ”、“ 武陵川 ”。 唐 汪遵 《東?!吩?shī):“同作危時(shí)避 秦 客,此行何似 武陵灘 ?!?唐 皇甫冉 《酬包評(píng)事壁畫山水見寄》詩(shī):“寒侵 赤城 頂,日照 武陵川 ;若覽名山誌,仍聞《招隱》篇?!?明 唐順之 《廣德道中》詩(shī):“倘遇 秦 人應(yīng)不識(shí),只疑誤入 武陵川 ?!?/p>
(2).亦作“ 武陵溪 ”。 東漢 劉晨 、 阮肇 入 天臺(tái)山 迷不得返,饑食桃果,尋水得大溪,溪邊遇仙女,并獲款留。及出,已歷七世,復(fù)往,不知何所。后成文人經(jīng)常援引的典故。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唐 王之渙 《惆悵詞》之十:“ 晨 肇 重來(lái)路已迷,碧桃花謝 武陵溪 ?!?元 無(wú)名氏 《貨郎旦》第三折:“多管為殘花幾片,悮 劉晨 迷入 武陵源 。” 元 曾瑞 《留鞋記》第一折:“有緣千里能相會(huì), 劉晨 曾入 武陵溪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尋夢(mèng)》:“為甚呵, 玉真 重遡 武陵源 ?也則為水點(diǎn)花飛在眼前?!?/p>
劉塤名句,謁金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畫加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