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猗那而藏焉,尚廳瑟之余聲
出自宋代岳珂《寧宗皇帝詩卷耳篇御書贊》:
偉王人之典學(xué),本天縱之多能。
續(xù)六藝之絕業(yè),環(huán)諸儒而講明。
璧跗蔚其流芳,瓊字煥其騰英。
居蠖濩而儲精,炳龜龍而效靈。
歲嘉定之辛已,歷九閏而時乘。
旦孜孜而忘倦,志兢兢而靡矜。
詩三百有五篇,沃帝心而日聆。
儼露門之未竟,已云章之滿籯。
繄是詩之四章,首二南而儀刑。
凡家齊而國治,本大學(xué)之為經(jīng)。
自求賢而審官,見濟濟之以寧。
越染翰之雖同,茲注意之實形。
昔德壽之在御,嘗史漢之留情。
傳復(fù)古之奇跡,亦流輝于古荊。
有詞臣曰萬里,亟再拜而震驚。
謂縫掖之所難,而帝王之躬行。
今寶章之誕賁,知祖武之克繩。
殆家法之相似,聯(lián)自檢于宮庭。
眇周行之下走,方虺聵而于征。
竦昭回之景光,愧抱槧之余生。
覽盈咫之昭華,想繹純于九成。
得猗那而藏焉,尚廳瑟之余聲。
注釋參考
猗那
(1).柔美、盛美貌?!对姟ど添灐つ恰罚骸扳⑴c那與,置我鞉鼓?!?馬瑞辰 通釋:“猗、那二字疊韻,皆美盛之貌,通作‘猗儺’(見《檜風(fēng)》)、“阿難”(見《小雅》)。草木之美盛曰猗儺,樂之美盛曰猗那,其義一也。”《孔叢子·連叢子上》:“﹝楊柳﹞巨本洪枝,條脩遠揚,夭繞連枝,猗那其旁,或拳句以逮下土,或擢跡而接穹蒼?!薄痘茨献印ば迍?wù)訓(xùn)》:“今鼓舞者,繞身若環(huán),曾撓摩地,扶旋猗那,動容轉(zhuǎn)曲,便媚擬神?!?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一:“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鬱高松,猗那長楚?!?/p>
(2).《詩·商頌·那》是 殷商 的后代 宋國 祭祀 商 朝的建立者 成湯 的樂歌。首句是“猗與那與”,后以“猗那”借指祭祀祖先的頌歌。 宋 歐陽修 《讀<徂徠集>》詩:“陳詩頌圣德,厥聲續(xù)猗那?!薄端问贰ざY志十一》:“方作猗那之頌,永嚴昭穆之容?!?清 劉大櫆 《沉茮園詩序》:“古之君子,未有不愿為清廟猗那,而顧愿為寺人 孟子 ,愾 周 道,憂《黍離》者也?!?/p>
(3).表示贊美之辭?!段倪x·班固<典引>》:“亦猶於穆猗那,翕純皦繹,以崇嚴祖考,殷薦宗祀配帝?!?李周翰 注:“於穆、猗那皆美也。” 唐 張說 《恒州刺史張府君墓志》:“孝乎事親,忠乎事君,猗那叔父,亦足有云?!?/p>
余聲
(1).遺留下的聲響?!段倪x·陸機<于承明作與士龍>詩》:“佇眄要遐景,傾耳玩餘聲?!?劉良 注:“玩想其餘語之聲?!薄段倪x·沉約<冬節(jié)后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詩》:“高車塵未滅,珠履故餘聲。” 呂延濟 注:“餘聲者,思昔時之履步,若在耳故也?!?/p>
(2).未盡之聲。 宋 王安石 《九井》詩:“餘聲投林欲風(fēng)雨,末勢卷土猶溪坑?!?/p>
(3).其他聲響。 唐 柳宗元 《夏晝偶作》詩:“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p>
岳珂名句,寧宗皇帝詩卷耳篇御書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