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桑俄有績,宿麥復(fù)盈租。
出自唐朝羊士諤《郡齋讀經(jīng)》
壯齡非濟物,柔翰誤為儒。及此齋心暇,翛然與道俱。
散材誠獨善,正覺豈無徒。半偈蓮生水,幽香桂滿爐。
息陰慚蔽芾,講義得醍醐。跡似桃源客,身攖竹使符。
華夷參吏事,巴漢混州圖。偃草懷君子,移風(fēng)念嗇夫。
翳桑俄有績,宿麥復(fù)盈租。圓寂期超詣,凋殘幸已蘇。
解空囊不智,滅景谷何愚。幾日遵歸轍,東菑殆欲蕪。
注釋參考
翳桑
古地名。 春秋 晉 靈輒 餓于 翳桑 , 趙盾 見而賜以飲食。后 輒 為 晉靈公 甲士。會 靈公 欲殺 盾 , 輒 倒戈相衛(wèi), 盾 乃得免。事見《左傳·宣公二年》。按,翳桑, 杜預(yù) 注云,“桑之多蔭翳者”。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左傳中》云,“ 翳桑 當(dāng)是地名”。今從 王 說。后以“翳?!睘轲I餒絕糧的典故。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家有 長卿 壁立之貧,腹懷 翳桑 絶糧之餒?!?宋 虞儔 《十二月二十六日早起雪已三寸許》詩:“宿麥連云雖入望,路傍猶有翳桑人?!?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八:“翳桑餓夫倒戈以衛(wèi) 宣子 ,漂絮老媼進食而哀王孫。”
宿麥
隔年成熟的麥。即冬麥?!稘h書·武帝紀》:“遣謁者勸有水災(zāi)郡種宿麥?!?顏師古 注:“秋冬種之,經(jīng)歲乃熟,故云宿麥。”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大小麥》:“夏至后七十日,可種宿麥。早種則蟲而有節(jié),晚種則穗小而少實。” 馬烽 《青春的光彩》:“后來也不管 老梁 同意不同意,自己帶著干糧,天天跟上拖拉機到附近各農(nóng)業(yè)社去播種宿麥,翻秋地?!?/p>
羊士諤名句,郡齋讀經(jī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