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即事問答
問:《道中即事》的作者是誰?
答:道中即事的作者是陳宓
問:道中即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道中即事是宋代的作品
問:春陰不辨夕陽斜,漫宿深村小隱家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春陰不辨夕陽斜,漫宿深村小隱家 出自 宋代陳宓的《道中即事》
問:春陰不辨夕陽斜,漫宿深村小隱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春陰不辨夕陽斜,漫宿深村小隱家 的下一句是 石濺流泉成急雨,露妝枯樹作新花。
問:出自陳宓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宓名句大全
- 三槐堂銘天可必乎?賢者不必貴,仁者不必壽。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將安取衷哉?吾聞之申包胥曰:“人定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笔乐撎煺?,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為茫茫。善者以怠,惡者以肆。盜跖之壽,孔、顏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終也,貫四時、閱千歲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惡之報,至于子孫,則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見所聞考之,而其可必也審矣?! 畬⑴d,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報,然后其子孫能與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晉國王公,顯于漢、周之際,歷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時。蓋嘗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國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間,朝廷清明,天下無事之時,享其福祿榮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晉公修德于身,責(zé)報于天,取必于數(shù)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岵患耙娢汗?,而見其子懿敏公,以直諫事仁宗皇帝,出入侍從將帥三十馀年,位不滿其德。天將復(fù)興王氏也歟!何其子孫之多賢也?世有以晉公比李棲筠者,其雄才直氣,真不相上下。而棲筠之子吉甫,其孫德裕,功名富貴,略與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觀之,王氏之福蓋未艾也?! ≤裁艄屿柵c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銘之。銘曰: “嗚呼休哉!魏公之業(yè),與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歸視其家,槐陰滿庭。吾儕小人,朝不及夕,相時射利,皇恤厥德?庶幾僥幸,不種而獲。不有君子,其何能國?王城之東,晉公所廬;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嗚呼休哉!
- 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dāng)戶轉(zhuǎn)分明。更無柳絮因風(fēng)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 哭郭同舍寂寞青燈舊,流離白發(fā)新。病猶依故國,死乃見全人。殘墨家無子,高風(fēng)墓有鄰。斯文堪一哭,落日冷湖濱。
- 拜孫花翁墓下水仙分地葬詩人,一片荒山野火焚。薦菊有亭今作圃,埽松無地漫留墳。蝸牛負(fù)殼黏碑石,老鸛攜雛入隴云。欲把長簫歌楚些,卻憐度曲不如君。
- 過濂溪鱗鱗負(fù)郭田,漸次郊原口。其中得清曠,貴結(jié)林泉友。一溪東南來,瀲滟翠波走。清響動靈粹,寒光生戶牖。峨峨雙劍峰,隱隱插牛斗。疏云互明晦,嵐翠相妍丑?;幸勺锌?,即是關(guān)中叟。為歌紫芝曲,更擊秦人缶。窅然忘得喪,形骸與天偶。君懷康濟(jì)術(shù),休光動林藪。得非仁知樂,夙分已天有。捉鼻固未免,安能混真守。日暮車馬徒,橋橫莫回首。
- 寄堯夫三首碧草茸茸照綠波,暮春歸客興如何。滄浪應(yīng)有清渾處,羞見漁人鼓枻歌。
- 泛舟入前倉曾鼓鹽田棹,前倉不足言。盡行江左路,初過浙東村。春去花無跡,潮歸岸有痕。百年都幾日,聊復(fù)信乾坤。
- 三花斛三首右水仙生來體弱不禁風(fēng),匹似蘋花較小豐。腦子醲薰眾香國,江妃寒損水精宮。銀臺金琖談何俗,礬弟梅兄品未公。寄語金華老仙伯,凌波仙子更凌空。
- 雨中獨坐馬目山頭雨腳昏,龍津橋下浪花翻。年豐郡僻無公事,一炷清香晝掩門。
- 春風(fēng)堂一門和氣只春知,笑語何殊膝下嬉。不覺兄弟俱老大,此心猶道是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