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棣《次韻陶幾道喜雨》:
環(huán)佩來從十二峰,飛廉清道駕豐隆。
已占月魄離星次,欲采民謠詠雨蒙。
健筆輸君三峽峻,新涼許我一樽同。
豚蹄斗酒無多誚,神報邦人亦已豐。
注釋參考
月魄
(1).指月初生或圓而始缺時不明亮的部分。亦泛指月亮,月光?!稘h武帝內(nèi)傳》:“致日精得陽光之珠,求月魄獲黃水之華?!?唐 李商隱 《街西池館》詩:“疎簾留月魄,珍簟接煙波。” 元 柯九思 《送林彥清歸永嘉》詩:“遙瞻 廣寒殿 , 素娥 正憑闌。白兔擣月魄,指顧成神丹?!?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日月合璧……旋見一紅一黑者,大如車輪,并行而上,不差累黍。紅者,熾若火毬,光華四射;黑者,色甚晦,暗如潑墨,蓋即晦夜之月魄也。” 章炳麟 《四感論》:“又觀月魄與海水者,終日折旋,而今月之明,不能加于古月;今潮之盛,不能過于古潮。安得所謂進化者?!?/p>
(2).道教語。以日為陽,稱日魂;以月為陰,稱月魄。
星次
(1).古人為了說明日月五星的運行和節(jié)氣的變換,把黃赤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分為十二個等分,叫做星次。十二次的名稱為: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沉、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端螘ぢ蓺v志下》:“冬至在虛,則黃道彌遠。東北當為黃鐘之宮,室壁應(yīng)屬元枵之位,虛宿豈得復(fù)為北中乎?曲使分至屢遷,而星次不改……建時亦非攝提所紀?!?唐 許敬宗 《奉和執(zhí)契靜三邊應(yīng)詔》:“星次絶 軒 臺,風衢乖 禹 服。”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天地生植·星次》:“ 劉昭 《補漢志》,亦曰 黃帝 定星次,即今《爾雅》所記十二次與二十八舍之度,皆自 黃帝 剏之也。”參閱《漢書·律歷志下》。
(2).日月五星運行的位置。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二》:“每夜天文院具有無謫見云物禎祥,及當夜星次,須令於皇城門未發(fā)前到禁中。”
民謠
民謠 (mínyáo) 民間歌謠 folk rhyme;popular ballad雨蒙
1.語出《詩.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鄭玄箋﹕"我往之東山﹐既久勞矣﹔歸又道遇雨蒙蒙然﹐是尤苦也。"后用為表示戰(zhàn)士征途之苦的典實。陳棣名句,次韻陶幾道喜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