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惟一《刀鑷黃陳二生》:
手持刀鑷謁桑門,叉手擎拳笑語溫。
且說工夫精妙處,斷然毫發(fā)不容存。
注釋參考
刀鑷
亦作“ 刀籋 ”。刀與鑷子。除毛發(fā)的工具。亦借指理發(fā)整容。 宋 蘇軾 《shi{1-1}八{1-1}大阿羅漢贊》之一:“面顱百皺,不受刀籋。” 宋 黃庭堅 《陳留市隱并序》:“ 陳留 市上有刀鑷工,年四十餘,無室家子姓,惟一女,年七歲矣。日以刀鑷所得錢,與女子醉飽,則簪花吹長笛,肩女而歸。” 宋 陳師道 《陳留市隱者》詩:“《詩》《書》工發(fā)家,刀籋得養(yǎng)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四》:“﹝ 彭淵材 ﹞見 狄梁公 像,眉目入鬢,又前再拜,贊曰:‘有 宋 進士 彭幾 謹拜謁?!质煲暰弥舻惰囌?,使刺其眉尾,令作卓枝入鬢之狀?!?/p>
桑門
僧侶?!吧抽T”的異譯?!逗鬂h書·楚王英傳》:“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李賢 注:“桑門,即沙門?!?唐 權(quán)德輿 《送文暢上人東游》詩:“桑門許辯才,外學接宗雷,護法ma{1|1}衣凈,翻經(jīng)貝葉開。” 蘇曼殊 《嶺海幽光錄》:“其為桑門也,臣之終,其棄桑門也,子之始。終始之間,嗚呼,難言之矣!”
叉手
叉手 (chāshǒu) 一種禮節(jié)。兩手交叉齊胸,俯首到手,猶如后世之作揖。又作“抄手” cup one hand in the other before the chest 叉手施禮 合十 put the palms together擎拳
(1).拱手。致禮時的姿勢。 宋 沉瀛 《減字木蘭花》詞:“擎拳仰止,不是凡人名 尹喜 。”參見“ 擎拳合掌 ”。
(2).舉拳。謂一舉手之力。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尋夢》:“咳,甚甌兒氣力與擎拳,生生的了前件?!?/p>
笑語
笑語 (xiàoyǔ) 指談笑;玩笑的話 cheerful talk釋惟一名句,刀鑷黃陳二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