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獬《酬余補之見寄》:
吾友補之會稽家,高眉大眼稱才華。
入京共收太學第,姓名頭角相撐磨。
高樓管弦相與雜,黃金酒面溶成波。
樽前軒昂如孤鷹,四顧不見雀與蛙。
試招紙筆恣揮掃,縱橫噴薄不可遮。
我疑君心如春風,呵吐草樹皆成花。
忽然驚爆險絕句,旱天霹靂雷霆車。
我輩觀之瞪兩眼,汗流滿面空長嗟。
明年南北別君去,落照滿帆秋風斜。
天涯朋歡少披豁,還如穴鰋跳泥沙。
兩耳喧聒久厭苦,思君便欲飛仙槎。
前時得君山陽書,副之長句封天葩。
筆墨勁健愈精絕,鐵繩鈕縛虬爪牙。
有時風雨恐飛去,嘗自密鎖金鴉叉。
嗟我文字苦慳短,才力不敵兩角蝸。
下筆欲答輒自止,如君一句已可夸。
持此聊且謝勤叩,念君不見愁無涯。
注釋參考
我輩
我等,我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孫興公 作《天臺賦》成,以示 范榮期 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范 曰:‘恐子之金石,非宮商中聲?!幻恐良丫?,輒云:‘應是我輩語?!?唐 杜甫 《萬丈潭》詩:“造幽無人境,發(fā)興自我輩?!?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若內(nèi)翰不諱,我輩豈忍獨生?” 魯迅 《熱風·隨感錄五十四》:“這許多事物擠在一處,正如我輩約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拼開飯店一般,即使竭力調(diào)和,也只能煮個半熟?!?/p>
汗流滿面
形容極度緊張或非常勞累。 蔡東藩 《明史通俗演義》第八八回:“ 一鷺 汗流滿面,言語支吾。” 魯迅 《彷徨·傷逝》:“況且她又這樣地終日汗流滿面,短發(fā)都粘在腦額上;兩只手又只是這樣地粗糙起來?!?/p>
長嗟
猶長嘆。 南朝 梁 王僧孺 《寄何記室》詩:“思君不得見,望望獨長嗟?!?唐 杜甫 《祠南夕望》詩:“湖南清絶地,萬古一長嗟?!?/p>
鄭獬名句,酬余補之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