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衛(wèi)宗武《所居遇雪》:
去年雪於臘,見晛跡已滅。
今年天作花,再白遂凝結(jié)。
鱗鱗甍相接,爛爛銀互疊。
平尺雖未盈,皓若布層氎。
洪纖歸一覆,高下同至潔。
入夜更飄揚,未久復匼匝。
打窗明映書,堆垣厚成堞。
披衣起推戶,勇不待明發(fā)。
庭間數(shù)十挺,葉葉如楮刻。
墻角南北枝,艷艷疑花壓。
遙想幾青山,幻成玉崨頁。
郊原瑞色浮,穹壤和氣浹。
豈但疵癘肖,可卜豐穰協(xié)。
書生喜無寐,但覺吻囁囁。
掬之滋吟觴,石鐺煮團月。
注釋參考
披衣
將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展轉(zhuǎn)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唐 韋應物 《寄馮著》詩:“披衣出茅屋,盥漱臨清渠?!?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二人披衣待旦,別 袁 而歸?!?/p>
不待
不待 (bùdài) 不必,不用;不等 needlessly 不待你來,他就走了明發(fā)
(1).黎明;平明?!对姟ば⊙拧ば⊥稹罚骸懊靼l(fā)不寐,有懷二人?!?朱熹 集傳:“明發(fā),謂將旦而光明開發(fā)也。二人,父母也。” 唐 王維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詩:“羨君明發(fā)去,采蕨輕軒冕?!?清 周亮工 《寒食后一日新鄉(xiāng)道上示許傅巖》詩:“烽燧十年歸未得,卻愁明發(fā)渡 旃然 。”
(2).謂孝思。 晉 陸機 《思親賦》:“存顧復之遺志,感明發(fā)之所懷?!薄端螘ざY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 ,情深明發(fā)。” 宋 蘇軾 《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憲等表本》:“顧明發(fā)之永懷,仰徽音之如在?!?/p>
(3).早晨起程。 晉 陸機 《招隱》詩之二:“明發(fā)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宋 楊萬里 《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詩:“翁欲還家即明發(fā),更為梅花留一月。”
(4).謂揭發(fā)查清。《后漢書·循吏傳序》:“明發(fā)姦伏,吏端禁止。”
(5).闡明,發(fā)明?!端鍟ぢ蓺v志上》:“ 焯 皆校定,庶有明發(fā)?!薄短綇V記》卷二二六引 唐 顏師古 《大業(yè)拾遺記·觀文殿》:“其所撰之書,屬辭比事,條貫有序,文畧理暢,互相明發(fā)。”
(6). 清 代軍機處草擬上諭有明發(fā)、廷寄之別,有關巡幸、上陵、經(jīng)筵、蠲賑、及內(nèi)侍郎以上,外臣總兵、知府以上黜陟調(diào)補的諭旨,稱為明發(fā),經(jīng)內(nèi)閣傳抄以次交于部科。參閱 清 梁章鉅 《樞垣記略·規(guī)制一》。
衛(wèi)宗武名句,所居遇雪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