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出自唐朝孟浩然《游精思題觀主山房》
誤入桃源里,初憐竹逕深。
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尋。
舞鶴過閑砌,飛猿嘯密林。
漸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注釋參考
通玄
通曉玄妙之理。 漢 張衡 《東巡誥》:“皇皇者鳳,通玄知時?!?唐 戴叔倫 《暉上人獨坐亭》詩:“性空長入定,心悟自通玄?!薄抖膛陌阁@奇》卷二:“麗質(zhì)本來無偶,神機早已通玄?!?/p>
妙理
精微的道理。 三國 魏 曹植 《漢二祖優(yōu)劣論》:“通黃中之妙理,韜亞圣之奇才?!?唐 杜甫 《晦日尋崔戢李封》詩:“濁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金 王若虛 《揖翠軒賦》:“物之在天下,皆妙理之所寓也?!?清 黃鷟來 《雨晴游弘濟寺訪蒲庵和尚》詩:“捶鉤暢玄旨,妙理窮指摘?!?/p>
坐忘
道家謂物我兩忘、與道合一的精神境界?!肚f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郭象 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跡,又忘其所以跡者,內(nèi)不覺其一身,外不識有天地,然后曠然與變化為體而無不通也?!?唐 孟浩然 《游精思題觀主山房》詩:“漸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清 錢謙益 《<顏子疏解>敘》:“不違仁者三月也,不違如愚者終身也。忘仁義,忘禮樂,而至于坐忘也?!?/p>
孟浩然名句,游精思題觀主山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