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耳風(fēng)來處,凝眸天盡頭
出自宋代吳潛《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諸丈》:
舊雨連今雨,南鳩喚北鳩。
聲聲腸寸斷,點(diǎn)點(diǎn)淚交流。
歷耳風(fēng)來處,凝眸天盡頭。
衷情如此苦,造物亦憐不。
注釋參考
耳風(fēng)
耳風(fēng) (ěr feng)傳聞。
來處
謂來而安處。《詩(shī)·大雅·鳧鹥》:“鳧鷖在渚,公尸來燕來處?!?毛 傳:“處,止也?!?鄭玄 箋:“其來燕似若止得其處。”
(1).所來的地方。 唐 鄭谷 《石門山泉》詩(shī):“云邊野客窮來處,石上寒猿見落時(shí)。” 元 馬致遠(yuǎn) 《任風(fēng)子》第二折:“你來處來,去處去,休迷了正道?!?/p>
(2).指來歷,出處。指引文或典故的來源。 宋 黃庭堅(jiān) 《答洪駒文書》之二:“ 老杜 作詩(shī), 退之 作文,無一字無來處。” 宋 王楙 《野客叢書·未渠央》:“今人詩(shī)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來處?!?/p>
凝眸
凝眸 (níngmóu) 定睛去看 gaze 斂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動(dòng)碧嵯峨?!钌屉[《聞歌》 凝眸遠(yuǎn)望天盡頭
天邊。指極遙遠(yuǎn)的地方。 宋 蘇軾 《次韻章子厚飛英留題》:“ 黃公 酒肆如重過,杳杳白蘋天盡頭?!薄端疂G傳》第五三回:“怪得今日連我的這腿也收不住,只用去天盡頭走一遭了?!?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年來足跡遍五洲,浮槎曾到天盡頭。”
吳潛名句,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諸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