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谷黃芹泥,百丈聳垠堮
出自宋代梅堯臣《周仲章通判潤(rùn)州》:
昔過京口山,斷崖如鞏洛。
抱谷黃芹泥,百丈聳垠堮。
山嶺與江面,地脈水可度。
欲鑿無淺泉,孰云南土薄。
君為別乘去,便比北州樂。
已免卑濕憂,仍離鴞鵬惡。
況逢休明時(shí),秋堞罷嚴(yán)柝。
夜愛寒江潮,月臨甘露閣。
置酒發(fā)浩歌,萬里波欲卻。
霜蟹肥可釣,水鱗活堪斫。
縱飲不須休,未應(yīng)滄海涸。
終當(dāng)笑楊雄,窮壁常寂寞。
更知首陽人,薇蕨事亦錯(cuò)。
不若阮步兵,醉鞍伸兩腳。
太守必吾徒,儻能時(shí)就酌。
注釋參考
芹泥
燕子筑巢所用的草泥。 唐 杜甫 《徐步》詩:“芹泥隨燕觜,花蕊上蜂鬚?!?清 金農(nóng) 《有憶》詩之一:“涏涏誰憐燕尾長(zhǎng),芹泥冷落已銷香。”
百丈
(1).極言高、深或遠(yuǎn)。 漢 枚乘 《七發(fā)》:“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落英千尺墮,游絲百丈飄。”《北史·西域傳·小月氏國》:“其( 小月氏國 )城東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謂百丈佛圖也?!?/p>
(2).牽船的篾纜。《宋書·朱超石傳》:“時(shí)軍人緣 河 南岸,牽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詩舟行多用百丈,問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為大瓣,以麻索連貫其際,以為牽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獨(dú)孤生歸途鬧夢(mèng)》:“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fēng),方使得布帆,風(fēng)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 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百丈橫牽上瀨舟,三朝三暮見 黃牛 ?!?/p>
(3).借指井繩。 唐 杜甫 《銅瓶》詩:“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p>
(4). 唐 代名僧 懷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為號(hào),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垠堮
亦作“ 垠鍔 ”。亦作“ 垠鄂 ”。亦作“ 垠崿 ”。1.界限;邊際?!痘茨献印m真訓(xùn)》:“萌兆牙櫱,未有形埒垠堮?!?漢 張衡 《西京賦》:“在彼靈囿之中,前后無有垠鍔?!?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季氏一》:“乃自圣人言之,彼此合成一理,初無垠鄂,不期於立言之妙而妙自無窮?!?/p>
(2).懸崖;斷岸。 宋 梅堯臣 《周仲章通判潤(rùn)州》詩:“昔過 京口 山,斷厓?nèi)?鞏 洛 ,抱谷黃芹泥,百丈聳垠崿?!?邵庸舒 《與曼殊孟碩同游江之島》詩:“垠堮披高蘿,壄竹翳危石?!?/p>
梅堯臣名句,周仲章通判潤(rùn)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