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惱漸知隨念盡,清涼常愿與人同
出自唐代白居易《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
洛景城西塵土紅,伴僧閑坐竹泉東。
綠蘿潭上不見日,白石灘邊長有風(fēng)。
熱惱漸知隨念盡,清涼常愿與人同。
每因毒暑悲親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注釋參考
熱惱
亦作“ 熱腦 ”。1.謂焦灼苦惱。《法華經(jīng)·信解品》:“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明 高啟 《宿山寺》詩:“最喜此宵無熱惱,莫教月落又鐘鳴。”《花月痕》第十六回:“不想這會(huì),卻又給 秋痕 弄出一團(tuán)熱腦?!?/p>
(2).謂因熱旱而苦惱。 唐 白居易 《贈(zèng)韋處士六年夏大熱旱》詩:“既無白栴檀,何以除熱惱?!?/p>
清涼
清涼 (qīngliáng) 涼而使人清爽的 cool and refreshing 清涼的夜風(fēng)吹拂著常愿
平素的志愿。《后漢書·左雄傳》:“今阿母躬蹈約儉,以身率下,羣僚蒸庶,莫不向風(fēng),而與 王圣 并同爵號,懼違本操,失其常愿?!?/p>
與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國語·越語下》:“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jié)事者與地。” 韋昭 注:“與人,取人之心也?!薄豆茏印ば蝿荨罚骸俺譂M者與天,安危者與人?!?尹知章 注:“能安危者,則與人合?!?/p>
白居易名句,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