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黃在旦夕,早晚發(fā)南燕
出自唐代劉禹錫《酬滑州李尚書秋日見寄》:
一入石渠署,三聞宮樹蟬。
丹霄未得路,白發(fā)又添年。
雙節(jié)外臺貴,孤簫中禁傳。
征黃在旦夕,早晚發(fā)南燕。
注釋參考
征黃
西漢 黃霸 為 潁川 太守,有治績,被征為京兆尹。事見《漢書·循吏傳·黃霸》。后因以“徵黃”謂地方官員有治績,必將被朝廷征召,升任京官。 唐 杜甫 《奉送韋中丞之晉赴湖南》詩:“寵渥徵 黃 漸,權宜借 寇 頻。” 仇兆鰲 注:“徵 黃 漸,漸將內(nèi)召也。” 宋 王禹偁 《投柴殿院》詩:“ 南 園休命侶,北闕即徵 黃 。”
旦夕
[in a short while;in a day's time] 早晨和晚上,比喻很短的時間
危在旦夕
旦夕奉問起居。——《漢書·李廣蘇建傳》
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詳細解釋(1).早與晚?!赌印ぬ柫睢罚骸爸T門下朝夕立若坐,各令以年少長相次,旦夕就位,先右有功有能。” 唐 張巡 《聞笛》詩:“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音?!?/p>
(2).日夜;每天?!稌酌罚骸拔粼?文 武 ,聰明齊圣……其侍御僕從,罔非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軻母》:“ 孟子 懼,旦夕勤學不息。” 宋 蘇軾 《藥誦》:“自今日以往,旦夕食淡麪四兩。” 清 龔自珍 《葛伯仇餉解》:“ 葛 雖貧,土可兼, 葛伯 放而柔,彊隣圣敵,旦夕虎視,發(fā)眾千百入其境……能無懼乎?”
(3).比喻短時間內(nèi)?!稑犯娂るs曲歌辭十三·焦仲卿妻》:“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宋 蘇軾 《答孫志康書》:“今復覩此文,旦夕當下筆,然不愿傳出?!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關于革命軍方面消息》:“戰(zhàn)況甚佳, 南京 旦夕可下?!?/p>
晚發(fā)
白發(fā)。 唐 杜牧 《李給事》詩之二:“晚髮悶還梳,憶君秋醉餘。”
南燕
(1). 春秋 諸侯國名。《左傳·隱公五年》“ 衛(wèi) 人以 燕 師伐 鄭 ” 晉 杜預 注:“ 南燕國 。今 東郡 燕縣 ?!痹诮?河南 延津縣 東?!蹲髠鳌でf公二十年》“春, 鄭伯 和王室不克,執(zhí) 燕仲父 ” 晉 杜預 注:“ 燕仲父 , 南燕 伯。”
(2). 晉 時 十六國 之一。 北魏 兵破 后燕 國都 中山 (今 河北 定縣 ),承相 慕容德 率眾遷到 滑臺 (今 河南 滑縣 ),于公元398年自稱 燕王 ,史稱 南燕 ,是 鮮卑 慕容氏 在中原的最后一個政權。有今 山東 東部及 河南 的一部分。公元410年為 東晉 劉裕 所滅。
劉禹錫名句,酬滑州李尚書秋日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