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華岳《傷春》:
初入京華菊薦香,途中今已過春芳。
十年卻走萬余里,兩鬢幾粘一半霜。
卻酒不禁春黯淡,落花愁時(shí)月昏黃。
不堪夜半歸心切,更被杜鵑啼斷腸。
注釋參考
十年
形容時(shí)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p>
卻走
亦作“卻走”。退避;退走?!俄n非子·初見秦》:“bai{1*1}刃在前,斧鑕在后,而卻走不能死也?!?漢 王充 《論衡·紀(jì)妖》:“ 田單 卻走,再拜事之,竟以神下之言聞于 燕 軍?!?唐 杜甫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迴鞭卻走見天子,朝飲 漢水 暮 靈州 。”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漸流播,經(jīng)論日多,雜説亦日出,雖或悟無常而歸依,然亦或怖無常而卻走?!?/p>
一半
一半 (yībàn) 一物分作二等份中的一份 half a;half 它的一半骨頭多 一半 (yībàn) 部分地 in part 欠收原因一半由于干旱,一半由于蟲災(zāi)華岳名句,傷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