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王冕《望雨》:
狂風吹春無寸雨,天地漫漫盡黃土。
病日韜光赤如血,千花萬花愁不語。
耕牛渴死野草枯,農(nóng)夫悲啼淚如珠。
蠶胎在紙秧在谷,未知何以供官輸。
道旁流民盡游鬼,十日不食一粒米。
唇焦口燥聲啾啾,抱甕沿門求剩水。
孰云綺席羅奇珍,龍涎入鼎煙如云。
笙歌滿耳珠翠擁,醉飽那識人間貧。
江北豺虎毒,又見江南狼虎簇。
饑狐日食餓死尸,老烏夜叫逃亡屋。
峨冠腐儒空讀書,騎馬小兒真茍圖。
安得銀河傾?澤我枯槁蘇,坐令四海常晏如。
注釋參考
唇焦口燥
猶口干舌燥。形容費盡口舌。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p>
脣焦口燥:口唇干燥。形容費盡口舌以致疲倦。 唐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泵?,一本作“ 唇 ”。參見“ 口燥唇乾 ”。
啾啾
啾啾 (jiūjiū) 鳥(如夜鶯)發(fā)出的鳴叫聲 jug 象聲詞,形容許多小鳥一齊叫的聲音 chirps 象聲詞。泛指像各種凄切尖細的聲音 noise 燕山胡騎鳴啾啾。——《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陰雨濕聲啾啾。——唐· 杜甫《兵車行》抱甕
見“ 抱甕灌園 ”。
王冕名句,望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