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彌遜《和表之清陰亭作》:
西山朝來多爽氣,露沐風梳發(fā)新翠。
泄云無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遠山蒼茫近山紫,四面鐘魚談佛事,人間那得山為城,玉京聯(lián)綿互相似。
先生結(jié)廬待三顧,道合寧論入宮妒。
肯為閩山得得來,蠟屐深尋九霄路。
詩成逸興橫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會須佳處吞八九,歸去與君增眼明。
注釋參考
得得
(1).任情自得貌。語本《莊子·駢拇》:“夫不自見而見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南朝 梁 何遜 《西州直示同員》詩:“誓將收飲啄,得得任心神?!?宋 黃庭堅 《和甫得竹數(shù)本于周翰喜而作詩和之》:“人知愛酒耳,不解心得得。”《紅樓夢》第三八回:“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p>
(2).頻頻;頻仍。 唐 王建 《洛中張籍新居》詩:“云山且喜重重見,親故應須得得來?!?金 高庭玉 《柳絮》詩:“得得穿朱戶,時時撲翠屏?!?/p>
(3).特特,特地。 唐 陸龜蒙 《丁隱君歌序》:“別業(yè)在深山中,非得得行不可適到其下?!?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二十:“我得得為渠入 蜀 ,何意見怪?”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縱千里萬里,猶將買草鞋得得而往?!?/p>
(4).應諾之詞。猶言好好。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 仁宗 ﹞一日將御朝, 溫成 送至殿門,撫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显唬骸玫谩!?/p>
(5).的確,確實?!肚迤缴教迷挶尽ず喬蜕小罚骸傲既说玫秘撈娌?,何事年年被放回?”
(6).恰好。 宋 范成大 《萬州》詩:“前山如屏墻,得得正當戶?!?/p>
(7).猶答答。作詞或詞組的后綴。 葉圣陶 《微波》:“十二分通脫的一個女郎,兩年以后,會變成這樣羞人得得的。”
(8).象聲詞。多形容馬蹄聲。 清 黃景仁 《道中秋分》詩:“瘦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聽空空?!?曹禺 《王昭君》第四幕:“馬蹄得得,一個騎兵跑得滿頭大汗上?!?/p>
蠟屐
(1).以蠟涂木屐。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或有詣 阮 ( 阮孚 ),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神色閑暢?!焙笠蛞浴跋炲臁敝赣崎e、無所作為的生活。 宋 辛棄疾 《玉蝴蝶·叔高書來戒酒》詞:“生涯蠟屐,功名破甑,交友摶沙?!?康有為 《蘇村臥病寫懷》詩:“擬經(jīng)制禮吾何敢,蠟屐持籌事未分?!?/p>
(2).涂蠟的木屐。 唐 劉禹錫 《送裴處士應制舉》詩:“登山雨中試蠟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宋 蘇舜欽 《關都官孤山四照閣》詩:“他年君掛朱轓后,蠟屐邛枝伴此行?!?清 鈕琇 《觚賸·石言》:“蓬門晝掩,蠟屐生塵,有客過訪,寂若無人。” 郁達夫 《辭藍亭留謝》詩:“楊柳旗亭勞蠟屐,青山紅豆羨閑身?!?/p>
霄路
(1).指高山上的小路。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抗北頂以葺館,瞰南峯以啟軒”自注:“南悉連嶺疊鄣,青翠相接,云煙霄路,殆無倪際?!?/p>
(2).云中之路,上天之路。 南朝 梁 沉約 《為柳兗州世隆上舊宮表》:“故能屬輦道於天階,命帝闕於霄路?!薄对企牌呋`》卷九九:“吉光騰紫氣,霄路逸丹天?!?清 馮桂芬 《題蔡庶常殿齊悼亡詩后》詩:“一朝舜華謝,柘飯春幽幽,飇車逝霄路,簾暗珊瑚鉤?!?/p>
(3).青云之路。喻仕宦之途。 宋 范仲淹 《祭葉翰林文》:“闊視霄路,直步云庭?!?/p>
李彌遜名句,和表之清陰亭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