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韋莊《夏夜》:
傍水遷書榻,開襟納夜涼。
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
蛙吹鳴還息,蛛羅滅又光。
正吟秋興賦,桐景下西墻。
注釋參考
遷書
指 漢 司馬遷 寫的《史記》。 宋 孫甫 《<唐史論斷>序》:“《春秋》雖編年,經(jīng)目其事,傳載本末。 遷 立紀(jì)傳,亦約是體。故 劉餗 史例曰,傳所以釋紀(jì),猶《春秋》之傳焉。此可見 遷 書之不失也?!?清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書教下》:“就形貌而言, 遷 書遠(yuǎn)異 左氏 ,而 班 史近同 遷 書。” 梁啟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第二章:“ 遷 書取材于《國語》、《世本》、《戰(zhàn)國策》、《楚漢春秋》……等,以十二本紀(jì)、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組織而成?!?/p>
開襟
(1) [a kind of Chinese-style garment which buttons down the front or on the right]∶中式上衣、袍子等的一種式樣,前面的部分分開,紐扣在胸前的叫對開襟,在右側(cè)的叫右開襟
(2) [with one's coat unbuttoned]∶[乘涼]敞開衣襟
詳細(xì)解釋(1).敞開衣襟。 漢 王粲 《登樓賦》:“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fēng)而開襟?!?晉 潘岳 《西征賦》:“開襟乎清暑之館,游目乎五柞之宮。”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開襟驅(qū)瘴癘,明目掃云煙。”
(2).開擴(kuò)心胸;敞開胸懷。 唐 李咸用 《寄所知》詩:“從道趣時(shí)身計(jì)拙,如非所好肯開襟?!?宋 賀鑄 《題漢陽招真亭》詩:“殘陽 云夢 窅然深,尚欲開襟吞八九。” 葉玉森 《太平洋歸舟中作》詩:“淘盡胸中閒塊壘,開襟朗朗現(xiàn)靈臺(tái)?!?/p>
(3).上衣、袍子等的一種式樣,前面的部分分開,紐扣在胸前的叫對開襟,在右側(cè)的叫右開襟。
(4). 漢 宮樓閣名。《西京雜記》卷一:“ 漢 掖庭有 月影臺(tái) 、 云光殿 、 九華殿 、 鳴鸞殿 、 開襟閣 、 臨池觀 ,不在簿籍,皆繁華窈窕之所棲宿焉。”《西京雜記》卷一:“ 漢 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 開襟樓 ?!?/p>
韋莊名句,夏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