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賀《送秦光祿北征》:
北虜膠堪折,秋沙亂曉鼙。
髯胡頻犯塞,驕氣似橫霓。
灞水樓船渡,營門細柳開。
將軍馳白馬,豪彥騁雄材。
箭射欃槍落,旗懸日月低。
榆稀山易見,甲重馬頻嘶。
天遠星光沒,沙平草葉齊。
風(fēng)吹云路火,雪污玉關(guān)泥。
屢斷呼韓頸,曾然董卓臍。
太長猶舊寵,光祿是新階。
寶玦麒麟起,銀壺狒狖啼。
桃花連馬發(fā),彩絮撲鞍來。
呵臂懸金斗,當(dāng)唇注玉罍。
清蘇和碎蟻,紫膩卷浮杯。
虎鞹先蒙馬。
魚腸且斷犀。
西旅狗,蹙額北方奚。
守帳然香暮,看鷹永夜棲。
黃龍就別鏡,青冢念陽臺。
周處長橋役,侯調(diào)短弄哀。
錢塘階鳳羽,正室掰鸞釵。
內(nèi)子攀琪樹,羌兒奏落梅。
今朝擎劍去,何日刺蛟回。
注釋參考
清蘇
清酥。 唐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詩:“清蘇和碎蟻,紫膩卷浮杯?!?王琦 匯解:“清蘇恐即清酥, 長吉 又有‘白鹿清酥夜半煮’之句,可以互證。酥,酪屬,以牛羊乳為之,和酒飲之,極佳。”參見參見參見參見“清酥”。
碎蟻
新酒面上的浮沫。 唐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詩:“清蘇和碎蟻,紫膩卷浮杯?!?王琦 匯解:“碎蟻,酒初開時,面有浮花,狀若蟻然?!?/p>
浮杯
(1).古代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集會水渠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飄浮,停在誰的面前,誰即取飲,叫做“浮杯”,也叫“流觴”。 唐 孟浩然 《上巳日澗南園期王山人陳七諸公不至》詩:“上巳期三月,浮杯興十旬。” 五代 齊己 《答無愿上人書》詩:“必有南游山水興, 漢江 平穩(wěn)好浮杯?!?/p>
(2).罰飲滿杯酒;滿飲?!段倪x·潘岳<閑居賦>》:“浮杯樂飲,絲竹駢羅。” 李善 注:“《説苑》曰:‘ 公承不仁 舉大白浮君?!稄V雅》曰:‘浮,罰也?!?唐 恒超 《辭郡守李公恩命》詩:“虛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 宋 王禹偁 《寄贊寧上人》詩:“若念重瞳欲相見,未妨西上一浮杯?!?/p>
李賀名句,送秦光祿北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