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送堯夫二章》:
欲與民為利,先求正所妨。
紛更初下議,旁午遂交章。
不爾毛安傅,其如體自傷。
西南余弊在,歸為對明光。
注釋參考
紛更
變亂更易。《史記·汲鄭列傳》:“何乃取 高皇帝 約束紛更之為?”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紛,亂也?!薄督鹗贰堉墟趥鳌罚骸扒冶<字ㄐ兄蚜?xí),今遽紛更,人必逃徙?!?清 昭槤 《嘯亭雜錄·徐中丞》:“愿皇上除弊政,毋示紛更。”
下議
(1).交給下面討論。《史記·韓長孺列傳》:“ 匈奴 來請和親,天子下議?!?/p>
(2).寫下意見?!赌鲜贰R紀(jì)上》:“﹝帝﹞因索筆下議,餘并注同?!?/p>
旁午
(1).亦作“ 旁迕 ”。交錯(cuò);紛繁。 漢 王褒 《洞簫賦》:“氣旁迕以飛射兮,馳散渙以逫律?!薄稘h書·霍光傳》:“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jié)詔諸官署徵發(fā)?!?顏師古 注:“一從一橫為旁午,猶言交橫也。”《剪燈馀話·秋夕訪琵琶亭記》:“旁午紛紜,殊無寧月?!?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本軍政府當(dāng)軍事旁午之際,勢不能并謀兼顧,為吾鄉(xiāng)僻同胞盡完全保護(hù)之責(zé)?!?/p>
(2).四面八方;到處。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永寧寺》:“ 爾朱榮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謀 魏 社稷,愚智同見。” 宋 劉克莊 《運(yùn)糧行》:“縣符旁午催調(diào)發(fā),大車小車聲軋軋?!?錢鍾書 注:“旁午,四面八方?!薄睹魇贰ば谭ㄖ救罚骸白跃熤撂煜?,旁午偵事,雖王府不免?!?/p>
將近中午。 明 潘問奇 《自磁州趨邯鄲途中即事》詩:“旁午停征轡,炊煙得幾家?!?茅盾 《霧》:“旁午的時(shí)候,霧變成了牛毛雨,像簾子似的老是掛在窗前?!?/p>
交章
謂官員交互向皇帝上書奏事。 唐 韓愈 《唐故秘書少監(jiān)贈絳州刺史獨(dú)孤府君墓志銘》:“君與起居舍人 李約 交章指摘,事以不行?!?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司道·憲臣笞屬吏》:“眾咸不直 鳴鳳 ,兩京科道交章劾之?!?清 陳睿思 《閱三朝要典》詩:“顧命之臣憤不平,羣賢交章以死諍?!?/p>
文同名句,送堯夫二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