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汪應辰《歸云堂》:
浮云本無心,人心逐云去。
更作歸云堂,云歸竟何處。
注釋參考
云堂
(1).僧堂。僧眾設齋吃飯和議事的地方。 晉 支遁 《五月長齋詩》:“四部欽嘉期,潔己升云堂。” 宋 陸游 《寺居睡覺》詩:“披衣起坐清羸甚,想像云堂缹粥香?!薄端疂G傳》第四回:“﹝ 魯智深 ﹞受記已罷, 趙員外 請眾僧到云堂里坐下,焚香設齋供獻?!?清 曹寅 《夜雨宿玉山寺》詩:“茫茫寄眼蟲天外,已聽云堂粥鼓音?!?/p>
(2).華美的殿堂?!端螘し鹬鞠隆罚骸坝刑@ 景陽 , 天淵 之涘。 清暑 爽立,云堂特起。” 南朝 梁武帝 《江南弄·龍笛曲》:“美人綿眇在云堂,雕金鏤竹眠玉牀?!?唐 呂令問 《云中古城賦》:“歌臺舞榭,月殿云堂?!?/p>
云歸
乘云歸去。謂仙逝。 宋 蘇軾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詩:“初驚鶴瘦不可識,旋覺云歸無處尋?!?/p>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稘h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汪應辰名句,歸云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