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姚勉《題道士碧潭》:
幽人何處倚漁竿,百頃清潭浸碧寒。
不動(dòng)一波疑水定,中涵萬象覺天寬。
山將螺髻堆銅鏡,月借玻瓈現(xiàn)玉盤。
莫作窈深無底看,是間應(yīng)有臥龍?bào)础?br>
注釋參考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兑住ぢ摹罚骸奥牡捞固?,幽人貞吉?!?孔穎達(dá)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xiǎn)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薄逗鬂h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cè)席幽人,求之若不及?!?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p>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fēng)轉(zhuǎn)良夜。”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稘h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dú)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gè)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漁竿
釣魚的竹竿。多作垂釣隱居的象征。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祗緣五斗米,孤負(fù)一漁竿?!?清 吳烺 《寄德甫》詩:“何當(dāng)與爾乘船去,手把漁竿變姓名?!?/p>
百頃
(1).一萬畝。極言土地之廣?!稘h書·王莽傳下》:“於是遂營 長安 城南,提封百頃。” 北周 庾信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臨泛》:“千金高堰合,百頃浚源開?!?/p>
(2).地名。在今 甘肅省 境內(nèi),舊時(shí)為氐族 楊氏 世居之處?!端螘へ岛鷤鳌罚骸?騰 ( 楊騰 )子 駒 ,勇健多計(jì)略,始徙 仇池 。 仇池 地方百頃,因以 百頃 為號?!薄冻鯇W(xué)記》卷八引《三秦記》:“ 仇池山 號 百頃 ,上有 百頃池 ,壁立百仞,一人守道,萬夫莫向?!?/p>
清潭
清澈的深淵。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歸途賦》:“漾百里之清潭,見千仞之孤石?!?南朝 宋 鮑照 《三日游南苑》詩:“清潭圓翠會,花薄緣綺紋?!?/p>
姚勉名句,題道士碧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