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節(jié)反鄉(xiāng)閭,江路見芳草
出自宋代周文璞《過舊居遇鄰家子述懷》:
憶昔面玉雪時,面最感鄰媼面嫂。
翦羅面作發(fā)鬌,添璣綴紋褓。
今回遇孫枝,面墨體枯槁。
念彼舊宅兇,災釁失依保。
此生未還役,況復念家道。
冷節(jié)反鄉(xiāng)閭,江路見芳草。
奪恃罹荒饑,連歲愁浩浩。
流離在山縣,只有泉水好。
野櫻聚紫玫,衒弄晴日杲。
半為鳥雀盜,半被奴婢討。
佰弜必盡護,盤釘如拱寶。
坐薦一盞春,便足舒遠抱。
注釋參考
冷節(jié)
寒食節(jié)。在清明前一日。 王謨 輯本 漢 崔寔 《四民月令》:“ 齊 人呼寒食為冷節(jié)。以麯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唐 韓偓 《寒食日沙縣雨中看薔薇》詩:“何處遇薔薇,殊鄉(xiāng)冷節(jié)時?!?宋 王禹偁 《清明日獨酌》詩:“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jié)是清明?!?清 黃景仁 《摸魚兒·寒食漫興》詞:“夢驚回,今朝冷節(jié),天陰難得窗亮。”
鄉(xiāng)閭
亦作“鄊閭”。1.古以二十五家為閭,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xiāng),因以“鄉(xiāng)閭”泛指民眾聚居之處?!豆茏印び坠佟罚骸伴f男女之畜,修鄉(xiāng)閭之什伍。”《南齊書·禮志上》:“郡縣有學,鄉(xiāng)閭立教?!?宋 王安石 《原教》:“夫婦者無失其為夫婦也,率是也有賞,不然則罪,鄉(xiāng)閭之師,族酇之長?!?/p>
(2).家鄉(xiāng);故里。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少稱鄉(xiāng)閭,長聞邦國?!?宋 曾鞏 《應舉啟》:“足跡不游於場屋,姓名不署於鄉(xiāng)閭?!?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曲:“壯歲鄉(xiāng)閭,養(yǎng)志閑居?!?清 朱彝尊 《題張上舍劭竹林獨坐圖》詩:“十年不對鄉(xiāng)閭竹,垞北垞南思sha{1-1}人。” 清 汪文桂 《秋日同季弟歸里和韻》:“秋深才得返鄊閭,弱弟偕行賦《遂初》?!?/p>
(3).鄉(xiāng)親;同鄉(xiāng)。《后漢書·朱儁傳》:“ 儁 以孝致名,為縣門下書佐,好義輕財,鄉(xiāng)閭敬之?!薄杜f唐書·高季輔傳》:“丑言過行,見嗤於鄉(xiāng)閭;忘義私昵,取擯於親族?!?宋 蘇轍 《巢谷傳》:“予以鄉(xiāng)閭,故幼而識之?!?明 無名氏 《白兔記·祭賽》:“鄉(xiāng)閭來朝賀,社戶保災非?!?/p>
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 江 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宋 蘇轍 《雨中陪子瞻同顏復長官送梁燾學士舟行歸汶上》詩:“不知江路長,但覺青山騖?!?清 朱彝尊 《送林佳璣還莆田》詩:“寒風江路兼山路,落日長亭更短亭?!?/p>
(2).江邊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詩:“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p>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p>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p>
周文璞名句,過舊居遇鄰家子述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