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永頤《秋館》:
林暑漸消歇,爽氣浮高松。
風蟬有遺響,露花結(jié)秋紅。
微月出東嶺,碧云散遐穹。
暮館正虛寂,泉聲雜鳴蛩。
注釋參考
虛寂
猶清靜;虛無寂靜?!痘茨献印m真訓》:“若夫神無所掩,心無所載,通洞條達,恬漠無事,無所凝滯,虛寂以待,勢利不能誘也……勇者不能恐也,此真人之道也?!?南朝 宋 范曄 《樂游應(yīng)詔詩》:“崇盛歸朝闕,虛寂在川岑?!?唐 于鵠 《山中訪道者》詩:“山院不灑掃,四時自虛寂。”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吾儒養(yǎng)心,未嘗離卻事物,只順其天則自然就是功夫。 釋氏 卻要盡絶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漸入虛寂去了?!?/p>
鳴蛩
即蟋蟀。 唐 錢起 《晚次宿預館》詩:“迴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宋 周邦彥 《齊天樂》詞:“暮雨生寒,鳴蛩勸織,深閣時聞裁翦?!?明 何景明 《過子容有懷獻吉》詩:“雨助鳴蛩夕,風驚過鴈秋?!?/p>
釋永頤名句,秋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