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抱懷昔念,存沒感中情
出自宋代張嵲《山中月夜草色香烈頗如昔年上庸鹿門之游感而》:
月淡云始合,沉沉山樹清。
露濡幽氣馥,澗草不知名。
既念上庸隱,復(fù)懷鹿門行。
暌離馳歲月,南北異平生。
況抱懷昔念,存沒感中情。
緬懷故園月,亦傍山河明。
花發(fā)因風(fēng)散,溪流度石平。
當(dāng)時游矚地,何人復(fù)再經(jīng)。
客心徒搔搔,夜色自冥冥。
蕭散詎為適,祗今悲憤盈。
注釋參考
抱懷
存于心中;懷抱。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quán)》:“二族俱榮,流祚后嗣,以明雅素中誠之效,抱懷數(shù)年,未得散意?!?郭沫若 《沸羹集·論讀經(jīng)》:“但是讀者的范圍卻只應(yīng)該限于抱懷著這種目的的人,而不能使任何人都必讀,而且也不能讀。”
存沒
同“ 存歿 ”。 南朝 宋 顏延之 《登巴陵城樓作》詩:“存沒竟何人,耿介在明淑。” 清 黃遵憲 《吳季清明府》詩:“聞今既半年,未悉子存沒?!?唐 宋之問 《魯忠王挽詞》之二:“邦家錫寵光,存沒貴忠良?!?宋 蘇軾 《與范元長書·北歸》之一:“今託 少游 議其詳,餘惟節(jié)哀自重。某不敢拜狀郡君,惟千萬俯為存沒寬心自重?!?/p>